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
「渴望被人贊美以及賞識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大致意思是說,幾乎所有人都希望從別人口中聽到贊美自己的話。
比如,很多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優秀更聰明,即使從面相上來看,不是「蠢笨相」就非常滿足了。
昨天,寶媽小張下樓帶寶寶做戶外鍛煉時,旁邊的老人和小張搭話,這個小寶貝一看腦門大、眼睛炯炯有神、活潑好動,肯定是「聰明相」,將來有出息。小張一臉疑惑,不過心里還是十分高興的,畢竟寶寶得到了老人的夸獎。
其實,從古至今,我國便有一種「相由心生」的說法,其解釋認為,每個人的相貌除了基本要素(遺傳)以外,會隨著心性好壞而變化。也就是說,往往有福相的人可以從外貌中看出一二。
額頭飽滿,或許是「聰明相」:
據調查發現:在很多老人判斷孩子是否聰明上,通常會看孩子的額頭,若額頭飽滿,屬于地閣方圓的類型,便認為他有富貴吉祥的命。
不過,在現代育兒理念中,媽媽們則持以懷疑的態度,認為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老輩人的觀念并非沒有道理。根據額頭結構,額頭又分為前額、中額、下額,可以掌管一個人的記憶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等等。在面相中象征著智慧,而越是大額頭的人越有能力擔當重任,將來事業會很成功。
嘴角的笑容,可能是「聰明相」:
有媽媽說「孩子越愛笑說明他/她越聰明」,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從孩子的面相來看,往往臉部肌肉發達的孩子,神經系統發育越完善,且笑容能夠傳染給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上司的青睞。
國內外科學研究證明,孩子愛不愛笑和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愛笑比不愛笑的孩子幸福感更強,身體發育自然不會太差,智商普遍要高于一等。
研究顯示:高智商可以遺傳,若父母雙方都是高智商,那麼孩子大機率是聰明人。若父母雙方智商較低,那麼兒童時期的智商60%靠外界因素改變,40%由遺傳決定。
所以,家長不要灰心可以后期培養孩子,要注意這些方面,說不定能力挽狂瀾哦~
寶寶0~2歲,媽媽多和他/她互動:2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到2歲時寶寶的智力發展將達到成人80%以上。即使是還在肚中的胎寶,媽媽們也要重視起來,可以和孩子共同贏在起跑線上。
比如媽媽們可以通過和胎寶說話,準備顏色鮮艷、有味道、不同類型的早教玩具,刺激寶寶觸覺、視覺、味覺、嗅覺等發育,有助于刺激大腦中樞神經系統,讓寶寶更早一步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