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主要體現在以下5方面
2022/09/06

家長都盼著孩子好好讀書,上個重點大學,現在很多單位設立了門檻,不是名牌大學都沒有資格應聘。雖然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但是好好讀書相對來說是一條捷徑,在努力奮鬥的學生時期好好學習,會少走很多彎路。

每個孩子的天賦不一樣,有的孩子不適合讀書,天賦可能在其他方面,父母就要多加觀察,不要強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孩子的特長方面引導孩子走向成功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 ?」

李玫瑾的女兒學習數學成績一直都不是很好,有一次考試數學只考了15分,但是李玫瑾並沒有逼著女兒去學習。後來發現女兒對音樂天賦很好,高考時就憑藉著音樂考上了重點大學,成為了一名音樂老師。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稚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01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很久

幼稚園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但班級裡總有幾個特別「老實」、「安靜」的孩子。不管其他孩子是怎麼「上躥下跳」,他們都能在自己的小環境裡獨立玩很久,有的孩子甚至一坐就是一上午。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表現,說明他專注力非常好。

大多數孩子上小學時都坐不住板凳,而幼稚園時期就能保持專注的孩子,上學後專注力也會非常強。

02自製力

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學習絕不會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即使孩子再優秀,也不會因為成績好而改變這個觀點。所以,也就有了這個說法「自製力是成為學霸的必要條件」。

現在的孩子智商基本上差不多,想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拼得就是持之以恆的耐力和自製力。

對於兒童來說,「自製力」在一定程度上等於「好習慣」

習慣的概念就是習慣了自我控制,不用花力氣控制自己的一種自然行為。很多孩子自製力不好,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養成好習慣,尤其是在學習方面。

比如,上課不說話、寫完作業再玩等學習習慣,都屬於孩子的自製力范疇。

03專注力強

孩子不管學什麼都非常認真,專注力強,不容易走神,比普通的孩子堅持的時間長,尤其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一旦入了迷,對旁邊的事情便忽視不見,沉浸在學習的世界裡。

我家孩子幼稚園有監控軟體,我也不會整天盯著看,偶爾看下。有次打開軟體,看老師正在教小朋友跳舞蹈,我家寶寶還挺認真,很專注的樣子,緊跟著老師的樣子學得一絲不苟。

有的小朋友或許興趣不在這裡,動作就比較敷衍,做做樣子就行了。老師跟我說寶寶舞蹈挺好的,動作記得挺快,做得也挺到位。如果這種專注力不僅應用在肢體動作,還擴展到其它事情,不管學習還是玩耍,對孩子的智力發展都有好處

04主動學習的態度

真正成功的孩子都是自律性極強的人,積極主動地學習。如果寶寶學不會某樣技能,會不斷反復去練習,比如說一首兒歌或者唐詩背得不通順,念錯了,就會主動糾錯,直至一字不差。

學習需要嚴謹的態度,馬虎不得。只要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態度,或許一開始不是表現最好的那個小孩,但是「勤能補拙」,不懈地練習就會變得完美,大腦在不間斷地學習中也變得聰慧。

05對電子產品並不是很感興趣

有的家長為了圖省心就把孩子交給電視、手機去帶,殊不知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有資料顯示:從小玩電子產品的孩子,75%都有專注力缺陷障礙的問題。

而幼稚園時對電子產品不是很感興趣的孩子,專注力受到的影響小,將來學習時就不會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等問題。

從李玫瑾教授提出的這幾種表現來看,孩子能不能成為學霸,取決於他的專注力。這也提醒了家長們,想要孩子將來學習好,幼稚園階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非常重要。

Wendy媽有話說:

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①孩子認真看書、玩玩具時,不打擾;

②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③通過專業的專注力遊戲進行鍛煉。

幼稚園階段是孩子專注力鍛煉的關鍵期,專注力是一種越鍛煉越強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遊戲是最好的鍛煉方式。德國科學家證實,孩子在玩遊戲時專注力是平時的幾十倍。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