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最合適的年齡差是這個數,超了或者小了都不好,你家差幾歲?
2022/10/19

「二胎不是想生就能生的」!二胎放開以后,身邊許多年輕的父母無動于衷,再生一個孩子的念頭根本就沒有,養著一個就已經夠夠的了。可有許多孩子已經長大的父母,卻動了再生一個的念頭,結果不是因生育年齡問題,卻碰上了另一個大問題。

朋友小黎的女兒萌萌,和我兒子一樣大,因為兩個小孩年齡相當,我們也經常在一起玩,兩個孩子也混得非常熟。萌萌每次到我家之后,最喜歡我的女兒,和她一起玩過家家,給我女兒梳小辮。我女兒就像是她的「玩具」一樣,總是跟在她的屁股后面。

我老公跟她開玩笑說:「晚上就把妹妹送去你家,從今以后你就是她的真正姐姐了,住在你們家了。」

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紛紛表示贊同,只有萌萌的小腦袋搖得像小撥浪鼓似的:「

我不要妹妹,妹妹不能去我家。

她的媽媽也表示很苦惱,偷偷地對我說:「我們打算生一個二胎,和閨女商量了好幾回,她都是強烈地反對,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女兒11歲了,這時候才想起要生二胎,確實是有點晚了。孩子一個人在家生活習慣了,偶爾的小伙伴兒,可以在一起玩得很愉快。但是,真的有一個孩子,跟她的爸爸叫爸爸,要霸占媽媽的懷抱,估計她是不會同意的。

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現實情況,父母等到第一個孩子長大,才覺得自己有精力和時間,去生二胎,結果大寶并不歡迎弟弟妹妹的到來。所以,這二胎也不是你想生就生的,也要有恰當的時機。如果時機不對,生完以后家里也會雞飛狗跳,達不到你想要的生活狀態。

想生二胎,大的孩子對二寶的態度很重要

偶爾從新聞上可以聽到,有高齡婦女產子的消息,大的孩子早就成年了,五六十歲了,又生了一個二胎。父母這樣的做法讓大哥、大姐們感覺自己很沒有面子,有的甚至是和父母反目成仇。

也有的父母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覺得大寶長大了,可以再生一個二胎了,結果孩子也是叫堅決反對。也有幾歲的小孩,對弟弟妹妹也是比較排斥的,害怕弟弟妹妹的到來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父母在考慮生二胎時,如果與大寶相差歲數過大,要二胎就要謹慎了。

相差二十歲的兄弟姐妹,可能成為哥哥姐姐的累贅,所以他們不會喜歡的。

為什麼他們會不歡迎自己的手足兄弟,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已經年邁了,弟弟妹妹還是這麼小的年齡,這兄弟手足并沒有一起長大的情分

父母有什麼災病,這兄弟姐妹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還會成為哥哥姐姐的負擔。作為一個成年人來講,這樣的兄弟姐妹當然是誰也不愿意有的。

大寶十幾歲,正是青春叛逆期,對父母的二胎決定一般不會支持。

孩子的青春期是一段很特殊的時期,孩子說小吧,也已經不小了,自理能力也很強了,急于想要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控制。但是,他們的心智又不完全成熟,感覺自己已經這麼大了,父母再生一個孩子,是對自己的挑釁。

所以,他們的反抗一般也都是很激烈的,父母也要確實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要讓孩子有過激行為。

◎兩個孩子相差3~5歲,是二胎最合適的年齡差。

很多媽媽都有切身體會,那就是孩子在3歲以后,對媽媽的依賴會逐漸減少。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媽媽有什麼事情也可以有一點自由的時間了。孩子在3~5歲之間,自理能力增強,父母可以騰出時間,來孕育和照顧另一個小寶寶了。

從孩子們之間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兩個孩子如果相差10歲以上,兩個孩子就會有「代溝」的,也做不到一起互相陪伴成長。因為大寶的學業很重,基本上沒有和弟弟妹妹,一起成長的時間。

3~5歲的年齡差,兩個孩子基本上是有共同語言的。一起成長的快樂時光,將是兩個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兩個孩子從小到大的陪伴、相處,有深厚的感情,手足情深才是父母生二胎的真正意義。

◎年齡相差過大不建議生二胎,同樣兩個孩子相差2歲以內,不建議生二胎

如果你不是特別有錢的人,不建議生完大寶,就趕緊追生二胎。首先是媽媽的身體健康問題,孕育第一個孩子以后,媽媽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好,再次懷孕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危害是很大的。

另外,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太少,媽媽照顧兩個孩子會非常勞累,往往會有照顧不到的情況。就算是有人幫忙帶孩子,大寶對媽媽的依賴被硬生生隔開,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是很不好的。

想生二胎的父母,盡量選擇在合適的時間生二胎,對家庭和睦,親子關系的增進,都有好處。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