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醫院要給新生兒留腳印而不是手印?
最近看好多視訊里,都看到醫院給剛出生的寶寶留腳印,因為從來沒碰到過,就當成約定俗成,沒在意。
經過了解后,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原因:
1、作為出生證明小寶寶的腳印,就是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一個憑證,類似于小寶寶的「身份證」一樣的地位,很有意義。這個腳印還可以作為寶寶的病歷資料,進行收檔保存,醫院并不會把這個東西亂放,多數都會在寶寶跟媽媽出院后,直接轉交給媽媽了。
2、防止寶寶被抱錯給寶寶們分別按個小腳印,就可以在分不清寶寶的時候,精確地對比出,哪個寶寶是哪家的娃了。
畢竟,小腳印的模樣,那是獨一無二的標志。那為什麼不留手印呢?我們應該都留意到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握緊的小拳頭,小手握得超級緊,就算大人用力氣掰,可能也很難掰得開。
一旦用力過猛,還有可能把寶寶的手部骨骼給掰壞了。另外,更重要的是,此時寶寶才出生,指紋發育不好,紋路不如腳印清晰。把寶寶的身體抱起來,按腳印很方便,能節省不少時間,避免小寶寶的哭鬧。
在小寶寶出生后的24小時里,會經歷哪些意義重大的第一次?
1、進行出生時間登記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在每個醫院的產房里,其實都有一個精確到秒的時間顯示器,這個顯示器的作用除了看時間,更重要的就是為了當寶寶出生時,護士能第一時間讀出并記錄寶寶準確的出生時間。
2、清理胎脂,剪掉臍帶小寶寶在寶媽肚子里時,為了保護自己隔離羊水,寶寶的皮膚表面會長出一層胎脂。
而在寶寶出生后,這層胎脂便失去了作用,醫護人員需要及時清理、剪掉臍帶并進行包扎。
3、第一聲啼哭寶寶的第一聲啼哭代表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同時,哭聲也是為了讓寶寶的肺部能夠正式開始工作,說明小寶寶一切正常。甚至,如果碰到一些出生就不哭的小寶寶,護士們還會設法讓寶寶哭出來。通常護士會盡快清理掉小寶寶口鼻腔的黏液,讓空氣更快更多地進入小寶寶體內,建立起呼吸循環。
4、測量身長體重小寶寶出生時的身長體重也是需要準確記錄的,這可以輔助醫生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態。通常來說,正常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 5~8 斤,身長在49-55cm。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g就屬于低出生體重兒,大于4000g則屬于巨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