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逼孩子做這幾件事,否則后患無窮。
別逼孩子分享,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子,那樣的話,會影響孩子物權意識的成熟。這樣孩子長大后會對物品看得死死的,甚至嚴重的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別聽網上瞎說的,什麼四歲孩子必須分房睡,沒那麼絕對,每個孩子心智成長周期不同,要等孩子心智成熟了,再順水推舟,過早強迫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四歲前主要用的是右腦,還處在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而文字、字母、數字都是抽象的符號。過早地認識這些,孩子不僅不能真正理解吸收,反而還會損傷她的想象力、直覺力,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四歲前認字。
特別是六歲之前,孩子太小,內心是沒有道德觀念的,所以很容易出現,好心做錯事的情況,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如果家長一直逼他們去認錯的話,孩子很可能會變得怯懦,從此以后,什麼事都不敢做了,尤其是孩子在外面犯錯的時候,很多父母喜歡讓孩子當眾認錯,這種做法,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吃飯,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失去找到自我、認識自己的機會。
別逼孩子大度孩子總是被要求大度,其實在孩子內心中,他會產生「都是因為你,我媽媽才會批評我」的情緒,從而更不愿意大度了。
家族聚會上,總有父母希望孩子在場上唱首歌跳個舞,孩子喜歡展示是天性使然,不要因為家長的面子,把這些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把興趣變成厭惡的東西。
做不到的承諾再多也無用,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設定要完成的目標,并陪伴孩子一起完成,一味地希望孩子許諾并完成,會讓孩子增加逆反心理。
自信的孩子才自律,在自律之前要先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讓孩子從內心中認可自律,并在言行舉止中將自律呈現出來。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總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名義逼他們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一步步引導,讓他們理解每個要求背后的意義,才會真正地讓孩子從內心中深知懂禮貌、守規矩的意義。
只有溫和有愛的教育方式才會培養孩子好的性格。一起共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