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曾經說過:
「一個人成功與否,智商只占了20%,而情商的比例高達80%」。
智商決定了孩子聰明與否,是先天決定的;而情商的高低則是后天可以培養的。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養出一個高情商、受歡迎的孩子。
情商的高低決定了孩子的處事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影響著孩子以后事業的發展高度。
那些高情商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你和孩子說的話,
藏著他的情商
很多父母都熱衷于培養孩子的智商,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情商培養。
殊不知,孩子情商培養是有關鍵期的,錯過了遺憾終生,這個最佳時期就是3-12歲。
在心理學上,情商包含5個方面: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人際關系管理的能力。
每一種情商,都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養料」。
孩子情商低、脾氣差的主要原因來自于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環境的錯誤引導。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將來就會如何對待別人。
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現的一切,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參與的結果。
在知乎上曾看到一個問題:「父母情商低會給后代帶來多大的影響?」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情商低的父母很難和子女進行心平氣和、有建設性、有意義的對話。
明明是一件極小的事情,父母只顧單向輸出自己的想法和評價,根本不會考慮子女的心情和承受能力,有時候還會迅速拉高對子女人格的評判。
就這樣日復一日,讓子女下意識地在情感上疏離父母。
當自己有能力可以遠足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言行和思維方式,卻越來越像他們。
情商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卻會像影子一樣隨時跟隨著你。
令人扎心的是,很多父母都是無意識地將自己的言行、情緒暴露在孩子面前,甚至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放大孩子的缺點。
《情商》一書中提到: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很多時候,你和孩子說的話里,藏著你的智商和情商,而這也會影響著孩子的情商。
高情商的孩子,
來自這樣的家庭
情商是可以培養的,而父母便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練。
孩子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會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并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去學習和模仿如何跟別人交往。
高情商的父母,有很多相似之處;低情商的父母,卻各有各的風格。
教育孩子,首先從提高父母的情商開始。高情商的父母,不僅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疏導孩子的情緒。
在父母的態度里,孩子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
高情商的孩子,一般來自以下家庭。
1、好好說話的家庭。
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那便是發脾氣。
曾經有一句話在朋友圈流行甚廣,「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一分脾氣七分害,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制造出一個問題兒童。
愛發脾氣的父母,最容易教育出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的孩子。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要知道,0-6歲的孩子在吸收性心智的幫助下,會全盤吸收他所接觸的環境。
經常在脾氣亂發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脾氣也會很暴躁、為人苛刻。
2、能夠共情孩子情緒的家庭。
父母想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除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話好好說之外還要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了情緒,家長該如何面對呢?是不管不顧讓其自我發泄?還是與孩子的情緒共情?
《共情的力量》一書提到:我們對孩子說的話,無論是正面反應還是負面反應,都會導致大腦發生改變。
當被共情時候,孩子大腦的神經化學物質會有所改變,平靜會取代壓力激素,負面情緒才能慢慢消散,平復心情。
被共情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更強,長大后情商也會更高。
處理好孩子的情緒,考驗著每一位家長的智慧。
可能有的家長會用壓抑的方式,讓孩子快速進入安靜狀態,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方法。
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再次爆發。
當孩子有了情緒之后,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學會真誠的面對孩子的情緒;
更不能用粗暴的語言斥責孩子,「以暴制暴」的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孩子的情緒共情,用滿滿的愛陪伴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
同時,待孩子情緒穩定之后,讓孩子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時進行疏導。
3、有愛和理解的家庭。
所謂的高情商,其實就是對家人的愛和理解。
于丹說:沒有對的出發點,再高的情商都不過是場虛假的表演,會有露出破綻的一天。
這個「對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那便是愛和理解。
心中有愛,才會傳遞出善良和寧靜的心態,真誠地傾聽他人的話,理解他人的情緒。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情商高的人的確很能理解人,很會為他人著想,心里都超級有愛。
而這種愛的富有、愛的能力,大多與父母的培養、一個家庭的熏陶有關。
在家里,什麼才是高情商?
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待問題,溫柔的引導,認真地溝通,對家人保持耐心,不隨便發脾氣。
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考慮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之一。
就像黃磊說的:「窮樣富養,都不如愛養。」
如果能讓孩子常看到父母是如何相愛,那麼他自然就能學會這種「愛」的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在一個家庭和睦,父母相愛,有愛和快樂的氣氛中度過童年;
那麼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可以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高情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而父母就是這課堂最好的老師。
父母相愛的家庭,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