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抱怨自家孩子才1歲,就知道要看電視了,不給看就哭鬧。每次一看就看半小時甚至更久,作為孩子爸爸,他非常擔心這樣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可是暫時也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可以讓他不看,到底該怎麼辦呢?
看到這位先生的問題,我就想到了前幾天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上面看到的一段話。上面建議,2歲以下兒童不應該接觸任何電子產品。2~4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也不宜超過1小時。
美國兒科學會之所以這樣建議,那是因為過早地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當然也包括給孩子看電視,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
Wendy媽在這裡針對寶寶看電視這件事想引用一句《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臺詞:
尤其是3歲以前的寶寶,無論是視力和大腦都正處於飛速發育的時期,這個階段寶寶想要看電視一定要阻止。
前看到過一項西雅圖的調查研究表示,寶寶3歲前看電視,7歲時「惡果」才降臨。我也確實在做小學老師的朋友那得到了印證,這位朋友做了8年的小學老師,他發現寶寶3歲前看沒看過電視,上小學時就能看出來,這4點差別明顯!
一、想像力的差別
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與3歲前不看電視的孩子,想像力差別很明顯,尤其是在畫畫的課堂上,不看電視的孩子的畫天馬行空,而經常看電視的寶寶畫出來的圖像就很單調、很相似、缺乏想像力因為他們畫畫時,都是在電視裡看見過的場景,自然限制了認知。
而且如果孩子在3歲以前就看電視,動態視力的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寶寶對於三維世界的感知力就會很弱。這導致孩子缺乏空間想像力,到了上初中以後弊端就能顯現,孩子對幾何題總是束手無策,因為他腦子裡想像不出立體圖形的每個面。
二、經常給寶寶看電視,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有人可能覺得電視節目都是別人精心製作出了的,有選擇地給寶寶看,他還能學會很多東西。可是卻忽略了這一點,電視中的畫面是被動傳到寶寶大腦中的,這個過程,他沒有時間思考,久而久之,大腦就會變得缺乏活力。而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需要源源不斷的外在刺激,才會發育的更好,如果此時寶寶的大腦失去活力,他接受的刺激就會減少,大腦的發育就會減慢。
另外,0~3歲是親子早教的好機會
,如果把時間交給了電視,親子交流和早期教育的時間就會被壓縮掉。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都是有影響的。
三、孩子的專注力
從小看電視的孩子容易無法集中注意力。別以為看電視的時候十分的專注,幾乎不被別的事情打擾,這樣就覺得電視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是錯誤的一種想法。
因為電視裡面的情景孩子看了之後就會容易記住,但是電視節目裡面的多種多樣的色彩和快速切換的場景會到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出現紊亂,從而使孩子更加難集中注意力。
這也會表現在課堂上,上學之後看電視的孩子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聽課,做作業,這對孩子的學業影響十分大。
四、孩子的視力方面
從小看電視的孩子會比不看電視的孩子在視力方面,會受損嚴重一點。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體處於一種發育的階段,很多身體部位還沒有完全健全起來,這個時候如果從小就看電視,視力專注於電視機上,就會導致用眼疲勞從而近視。
在我們那個時代,很少有小孩子戴眼鏡,但是現在小學裡面,就有很多孩子要佩戴眼鏡,這無疑是電視等電子產品損害了孩子的視力。
對於孩子來說,做事情一定要做好規定並遵守規定。每天看多久的電視,看那些節目都要有規劃,不能讓孩子過度看電視,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看電視習慣。
家長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如果家長整天在家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想看電視,想著自己也要看,跟著家長一塊。但是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會害了孩子
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例如樂器、跳舞、畫畫等等,孩子就不會那麼專注於看電視了,甚至忘記了看電視,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中。
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多點帶孩子到戶外,帶著孩子奔跑,散散步,看看大自然,參加一些親子活動,這樣不僅讓孩子脫離了電視,而且還可以培養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感情。
Wendy媽還是建議各位家長要多陪陪孩子,跟孩子玩耍,不要用電視作為哄孩子的手段,如果從小就讓孩子看電視,對孩子的影響使十分大,視力、專注力、想像力等等都會受到影響,孩子上學之後這些差距就會變得很明顯,到時候再來改變就很難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少讓孩子接觸電視等電子產品,多陪陪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