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幼兒園資深園長:家有2歲或3歲,準備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再忙也要幫他們做好3點準備,孩子上幼兒園才會更快適應環境、不哭鬧、不處處碰壁,家長更放心。
孩子上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人生第一個挑戰。北大附屬幼兒園園長總結說,那些很快適應幼兒園,愛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獨立又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他們都有個共同點:情緒穩定,情商高,心理承受能力好,適應性強,社交能力好。這都離不開他們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幫孩子做好了三點準備。
情緒準備
媽媽們都有體會,寶寶2歲后,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對父母的依戀很大。直接表現就是父母不能很容易地離開他們,比如看到媽媽出門上班時,他們會哭鬧著不讓媽媽走,這就是分離焦慮。所以父母要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及時幫助他們調整情緒,緩解分離焦慮,這樣孩子上幼兒園就不會哭鬧不止,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父母可以通過短時間分離聯系,轉移注意力,睡前更加溫柔耐心地安撫哄睡,讓他們知道父母愛他們并且一直都呆在他們身邊。
心理準備
兩三歲的孩子接受和理解能力提升,父母可以多給他們講一講幼兒園相關的事情,讓他們對上幼兒園有憧憬,在心理上熟悉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如果孩子上幼兒園時,從熟悉的家,沒有心理準備的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他們可能會產生抵觸和厭學和恐懼的心理,不能很快的接受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提前讓孩子消除入園的恐懼,讓他們喜歡幼兒園,同時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飯,自己洗手等,養成在家不依賴父母,在幼兒園不依賴老師的心理。孩子不喜歡幼兒園或者恐懼害怕,其實是他們自己能力不足的反應。
社交準備
幼兒園的生活是集體的生活,父母要教會孩子在集體中要遵守規則,懂得一些社交技巧,比如排隊不打鬧,不亂發脾氣,不爭搶玩具,喜歡分享,懂得小朋友溝通協商。如果孩子把在家的「小霸王」行為帶進幼兒園,愛發脾氣,爭搶玩具等,很快就會引起小朋友的不滿,進而在幼兒園的這個「小社會」中被排擠。而那些社交能力強,情商高,懂禮貌,有規則的孩子更加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歡。
北大附屬幼兒園園長建議,與其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哭鬧,能不能交到朋友,會不會受欺負,過得好不好等,父母不如從這三點來幫助孩子,讓孩子們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提升各方面能力,迎接幼兒園的生活。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幫助孩子做好準備,讓孩子自己就有能力,有準備,那無論在什麼樣的幼兒園,本領都是孩子自己的,他們能會更加優秀,更加自信自立。
李玫瑾教授也說:「父母要在孩子2歲前教會他們一些本領,孩子上幼兒園才不會處處碰壁。」父母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教孩子本領,幫助孩子做好上幼兒園的情緒、心理、社交的準備。
一是有效利用親子互動時間,多陪孩子,讓孩子建立安全依戀,知道父母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愛他們的,讓孩子能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
二是給孩子讀相關幼兒園繪本,讓孩子提前認識和熟悉幼兒園的生活,讓孩子對幼兒園感興趣,對老師和小朋友產生好感,同時懂得一些集體生活的規則和與小朋友友好相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