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開始了,娃兒們可能又換了新的班級,「新」家長們跟「新」老師們又開始了新的磨合。
面對眾多性格不同、職業不同的家長,老師有的非常喜歡、感激,有的則非常討厭、反感,如果老師喜歡家長,肯定會對其孩子也好;反之,老師討厭、反感家長,難免在面對孩子時表現出來一些情緒,讓孩子受到莫名其妙的傷害。
所以,為了自己的孩子,有4種事家長一定不要做,因為老師雖然嘴上沒說出來,實際上則很反感。
01、不積極完成班級的集體任務
班級群里,老師經常布置一些任務,比如登記、核對信息、專題學習、安全教育答題、提交健康碼等等,并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否則老師可能因為不能按時交差被領導批評。
大多數家長很積極配合,而有些家長則拖拖拉拉,需要老師催著才去做,這就導致老師不得不經常查看信息,看這些家長做了沒有,如果沒做還要單獨打電話催,自然煩得慌。
偶然一次不要緊,要是家長經常這樣做,老師肯定會反感這樣的家長。
有一段時間,我兒子天天早上喊不想去幼兒園,問他什麼事,他說不出所以然,既沒有被人欺負也沒有身體不舒服,但就是不想去。
幾天后,老師打電話催促我在群里接龍交學平險的事情,聽她帶著一點不耐煩的口氣,我突然意識到:是不是因為我對她在群里布置的集體活動表現不積極,對我有意見?然后表現在兒子身上了,所以兒子感覺到老師對他不好才不喜歡上幼兒園?
確實,群里每次接龍我基本都是最后面的那幾個家長,而且有些作業從來不交。就像那些孩子背古詩的小視訊我從來沒發過,一是覺得不愿意頻繁暴露孩子的面容;二是這麼簡單的作業卻要占用網絡空間,沒那個必要,督促孩子背過了就行了。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我趁著接孩子的機會向老師做了誠懇的「檢討」,并從實際行動上改變了。效果很快看得見,兒子慢慢地不提不喜歡去幼兒園了。
02、連環CALL老師給辦事
有些家長「日理萬機」,抽點空不容易,想起來找老師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時候直接打電話,一個電話不接就兩個,兩個不接就三個……總之,我家孩子的事很重要,我的時間很緊,你不接電話就是你的不對。
事情無非是忘了帶作業、忘了帶課本、忘了帶水杯、忘了帶藥……
不管老師現在是在給學生上課,還是在睡覺,或者在挨領導訓斥。
老師在工作期間也不能隨意接電話好吧?給學生上課期間、開會期間、挨訓或者正在訓人期間。
而且,老師的事務其實挺多的,除了上課、備課,還要出試題、批改作業,還要應付各種檢查,經常需要寫個材料,還有事業單位的種種繁瑣事務,要是每天都有幾個家長再支使著她跑這跑那,她不煩才怪。
所以,家長有事情的話可以先發微信問一問,如果等一段時間微信不回復,再打電話,如果打兩次不接,等一會也不回電話,那肯定是脫不開身的事務。如果咱有急事,趕緊換個教師打,沒必要奪命連環CALL。
03、有事不調查清楚就在家長群里表示不滿
有的家長心疼孩子,孩子跟家長一哭訴,家長沒有調查一下,就跑去找老師。
找老師也罷,私下聊就可以了,他偏偏要在家長群里問。
我女兒上六年級那會,某天晚上,有位家長突然在群里艾特班主任老師,質問她「為什麼布置那麼多作業,除了背的、讀的、寫的,還有手抄報,孩子每天晚上都寫到10點多,耽誤孩子生長發育你能負起這個責任嗎?」
我當時就覺得她有點過,因為我女兒通常是8點前就完成了。
班主任尷尬地回應,說「都是按多數學生平時課堂作業的速度來布置的,三門應該在1-2小時內做完」,但也承諾一定要調查一下是不是個別老師布置的有點多。
事后證實是不是作業多,而是她家兒子做作業太磨蹭。
家長的這種行為很容易讓老師的工作變得很尷尬和被動,對其他家長也是一種不好的影響。
4、孩子有問題全都是老師的錯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心肝寶貝,容不得一點閃失。有些孩子一旦出現狀況,家長就認為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老師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于是問責老師。
比如,有的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家長責怪學校管教不力,老師不負責任;
有些孩子厭學,全是老師粗暴教育導致的;
孩子本來成績很好,這個學期下降了,肯定是老師教得不對……
孩子身上的有些問題,學校教育可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很多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單一的原因,有時候是家庭教育早就埋下了伏筆,某段時間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了。
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共同努力完成的事情,雖然文化知識主要是從學校教育中獲得,但總體上來看,家庭教育才占據著最主導的地位。
一般的老師不會真心討厭學生,學生就算有些毛病,那也是自己的學生,作為老師老師有責任去調節情緒,好好教導。
如果老師真心討厭一個學生,絕大多數是因為學生的家長。
總之,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家長尊重老師,認真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才能尊重咱,善待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