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把你辛辛苦苦為他準備好的營養餐打翻一地時,你會不會忍不住發脾氣?
當你滿心以為孩子可以安安靜靜地看會書,回頭卻看見他把書本撕得漫天飛揚時,你會不會生氣?
當你著急送他去幼稚園眼看就要遲到,他還在餐桌前磨磨蹭蹭不肯吃飯時,你會不會沖他大喊大叫?
當你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回家後,看到滿屋的玩具、垃圾時,你會不會感到一股熱血直沖腦門?
……
作為媽媽,當你使出三頭六臂,忙得焦頭爛額還搞不定孩子的時候,真的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咆哮一下,人生仿佛都過不下去了!!
01
近年有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超過89%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吼叫,年齡越低的家長越愛吼叫孩子。
30歲以下的家長中經常吼孩子的比例占到28%,比其他年齡段的家長都要頻繁。
父母為什麼會忍不住對孩子吼呢?來看看這個研究!
英國心理學家Linda Kaye曾經有過對圖像和文字資訊與大腦關係的研究,她發現,當場景圖像被接收到大腦時,會跳過思考過程,直接啟動了情感處理機制!
舉個例子,媽媽在工作時間收到了兒子發的微信,說「媽媽我做錯事了」,然後回家看到被砸爛的玩具,好像火氣就沒那麼大了。
這是因為大腦在處理文字資訊的時候,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且這種提前預知的方式,給了大人很好的心理準備。「無非就是調皮搗蛋」,沒什麼!
而如果父母在家中直接目睹了孩子打碎了花瓶、砸爛了玩具,或者對妹妹推推搡搡,即這種場景以圖像的形式直接進入到大腦中,就會
觸發他們的情緒應急機制。
這個時候任何的解釋和道歉好像都無濟於事,大多數父母都會直接跳過思考環節,而直接發怒,吼叫孩子!
瞭解了這個過程後,父母首先安慰下自己,「不全是我的錯」,然後要儘量克服這個過程,當有圖像刺激的時候也能緩一緩,先思考再開口。
02
一位來自美國德州的媽媽Kelly之前也是這種狀態,孩子一惹事兒就是一頓罵,罵完自己又後悔,這樣發火+後悔的心情在生活中無限迴圈。
要知道Kelly可是一位育兒專家,在博客上發表過很多育兒經驗。同時,她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三個寶寶最大的8歲,最小的1歲,還有一個3歲。
幾個月前,Kelly跟丈夫在廚房做飯的時候,3歲的孩子慢悠悠地走進廚房,伸出手來給Kelly看。她隱約看到孩子的手心裡有一坨黑黑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坨大便!Kelly整個人像觸電了一樣,大叫著朝存放尿不濕的壁櫥跑去。
在慌亂中,Kelly還不小心被另一個孩子亂扔的鞋子絆倒在地,狠狠地摔倒在地板上。本來跟丈夫一起幸福地準備著晚餐,結果現在一片慌亂……Kelly崩潰了,開始朝著兩個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們顯然被嚇到了,懵懂又無辜地看著她,小聲地道著歉。
看著孩子單純又無辜的眼神,Kelly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得當個和藹的好媽媽。她在嘗試過很多辦法後發現,不讓自己對孩子們發火吼叫,真的太難了!
直到她發現了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東西——頭繩,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她利用這5根頭繩,不僅能讓自己跟孩子們和睦相處,還找到了控制自己情緒的竅門。
這個絕妙的辦法就是:
只要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她就取5根頭繩套在右手手腕上。
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亂發脾氣、吼叫一次,就移動一根頭繩到左手。
陪孩子做五件小事當作彌補後:可以給孩子講故事;陪他們玩一會兒;輕輕地抱住他們,說些悄悄話等等,然後再將這根頭繩還原回右手。
這樣做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其實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頭繩起到視覺提示、警醒自己的效果。當一天結束後,Kelly發現5根頭繩都在自己右手的時候,那種自豪和欣慰就會成為她堅持的動力。
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憤怒、情緒容易失控的媽媽,真的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03
「誰能控制情緒,誰才是大人」
吼叫對孩子來說,
他在情緒上受到的創傷,
其實與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就像繪本《大嗓門媽媽》中畫的那樣, 小企鵝被媽媽吼叫時的心路歷程,
就是支離破碎,裡裡外外被傷害的徹底。
所以如果可以「戒吼」當然是最好的,
但萬一你實在沒忍住,
那麼在後悔之餘,
一定要及時和他道歉,幫他療傷,
讓他支離破碎的情感再度還原。
推薦正面管教【4R法則】和一個美國媽媽【5根頭繩原則】
4R法則
Recognize 承認--意識到自己發火的問題和責任,並承認自己的問題
Reconnect 連接--通過擁抱或其他形式,先和孩子產生連接
Reconclie 和好--向孩子道歉或與孩子和解
Resolve 解決--和孩子一起,想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法
想要「戒吼」試試這4招!
第一招:短暫離開
就是離開現場,遠離讓你怒火攻心的人和環境。
但是不要啥也不說的離開,而是告訴孩子:「媽媽很生氣,要出去冷靜一下!」
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等自己冷靜下來或找到解決辦法後再和孩子溝通。
第二招:深呼吸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鬆,深呼吸四五次,而且越慢越好。這樣隨著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
你的情緒曲線會慢慢回落,各種情緒信號減弱、消失,就能夠感到情緒漸漸平靜了。
第三招:拍涼水
想發火就去衛生間,衛生間有鏡子和自來水。
前者讓你看看自己生氣的樣子有多醜和可怕。
後者,可以讓你的情緒穩定下來。比如用涼水洗臉,能讓高漲的情緒得到些許緩解。
第四招:換個人看孩子
自己生氣、想吼孩子之前,可以讓家裡其他人照看孩子。
自己呢就做一些重複性的事情,比如:狂刷某寶「有好貨」推薦、做家務、跑步等,都能讓你的情緒得到緩解。
Wendy媽有話說:
都知道吼不好,但是怎麼才能不吼?怎麼才能及時停下大吼?咱們既不希望吼出個傻孩子,也不希望寵出個壞孩子。說到底「制吼」核心就是:理解孩子,冷靜自己,適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