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長,表達愛意的方式不對,往往會把關系越推越遠。
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爸爸去哪兒》第六季的楊爍父子。楊爍也是一位「刀子嘴」的父親
比如,兒子只是和他走的方向不一樣,就讓兒子提著厚重的書包再重新走一遍。
教訓兒子疊衣服時那生氣的眼神
還有一言不合就對孩子大聲吼叫
楊爍在私下里接受采訪的時候就提到了自己和父親的相處方式也是這樣的,用他的話來形容就是「二人見面分外眼紅」,他之所以這麼對待自己的兒子,也是希望用嚴厲的方式來讓他懂事一點。
但是這麼跟兒子相處就導致在楊爍的面前,他的兒子始終是唯唯諾諾,或者是一言不發的沉默,父子二人的關系總是看起來很緊張。
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中,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都是嚴厲有余,疼愛不足。
父母在對待子女的方式上,必須是充滿權威的,嚴格規劃子女的一切,對子女永遠都是高標準,高要求。如果孩子有一點差池,那必然要接受父母的嚴厲批評。父母們不善于表達
在很多家庭中,不知道父母是出于家長的威嚴還是什麼,在孩子面前總要擺出高高的姿態,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家里的統治者,所以總會講出很多言語鋒利的話來。即使他們的內心是愛孩子的,但就是不愿意表達出來,可能覺得這樣會丟失了在孩子面前的地位。
曾經在一篇文學作品里看到過這樣的一對母子,他們由于某種誤會導致兒子記恨上了母親,而母親盡管知道真相,但就是不愿意同兒子講明,就導致母子倆一見面就是劍拔弩張。這樣的母子兩人都把自己包裝的像刺猬,即使內心想靠近,但總會扎傷彼此。
孩子自信受到打擊
網上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案例,一個女子30多了也沒有工作,整天就是躺在家里。她的父母為此經常數落她,但她都置之不理。後來記者去采訪的時候她就說,自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父母從小到大都沒有對她講過一句好話,總是說她「這不行、那不行」,她長大后也經歷了一番波折,索性就自暴自棄了,反正父母總是覺得她不行。
孩子的心思都是很敏感的,父母對孩子的「刀子嘴」很容易會讓孩子對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在不斷地打擊奚落中導致孩子喪失自信,真的成長為父母口中那樣很差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他們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家庭關系緊張
很多「刀子嘴」的父母,都會把家庭關系逼到緊張的地步。
孩子在成長中最信任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總是對他們的一切表示否定的話,無疑是在孩子心中埋下對父母「仇恨」的種子。在進入青春期后,這顆種子會不斷地發芽,將正值叛逆期的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越推越遠。
父母們應該明白,當孩子開始成長后,就要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孩子并不是父母的所屬品,不應由父母來居高臨下地評判規定他們的一切。當孩子犯錯時,要加以指導,幫助他改進;當孩子做得好時,也不要吝嗇夸獎,讓他做得更好。
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父母在家里,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大大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與信任度,孩子會喜歡與爸爸媽媽溝通問題,有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
父母要大方去表達愛。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不要覺得破壞形象,愛孩子就要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在愛里成長的孩子,會學會愛,也會勇敢去愛,他的生活將充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