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點小事就哭,面對愛哭的孩子,父母用這種方法才有效
2022/11/22

小編的女兒經常因為小事哭,比方說昨天晚上吃飯,本來她已經在托管班吃了,晚上回來不應該再吃東西了,結果看到她媽媽吃方便面后非要吃。最近女兒有點積食上火,所以她媽媽就沒同意,然后就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她就跑到屋里哭了半個小時。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寫作業的時候總寫不好一個字,擦著擦著自己就哭了。 其實不光小編女兒這樣,現在很多孩子都這樣,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過:「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打不得,罵不得,動不動就哭」,父母們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都很頭疼。

當然父母們也想了很多辦法,常用的有下面這四種:

一、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去正視孩子的情緒,而是通過別的好玩的東西哄孩子別哭。這樣的辦法是有效果的,但是卻容易養成孩子用哭來要挾父母的不良習慣,同時這種辦法也沒有正視孩子的情緒,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

二、打罵孩子

這是很多父母都采取的方法,看到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父母脾氣一大就動手打罵孩子,甚至還會懲罰孩子、嚇唬孩子等。

三、放任不管

當孩子哭的時候,父母什麼都不管,讓孩子自己來處理。比方說孩子寫作業反復寫不好,非常沮喪,父母在一旁什麼也不管,告訴孩子這點事都不算事,沒什麼好哭的。

四、講道理

當孩子因為小事哭的時候,父母不去處理孩子的情緒,而是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我們大人想一想,如果某天你因為某件事情特別傷心,然后有個朋友在你面前不停地嘮嘮叨叨講大道理,你會高興嗎?你會不傷心嗎?

這四種處理孩子情緒的辦法,我都用過,最后悔的就是打罵孩子那一招,看著孩子強忍淚水的表情和驚恐的眼神,事后我的心里會特別難受。

事實上,孩子哭鬧其實是在向父母發出求救信號,遺憾的是,我們卻選擇無視,甚至是打罵孩子。

那麼面對愛「哭」的孩子,父母們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什麼呢?

首先,父母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你難過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有人跟你講大道理嗎?是有人威脅你不能難過嗎?其實我們需要的很簡單,那就是理解,而孩子也一樣。

所以,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能打罵孩子,也不要著急跟孩子講大道理,而是先問清孩子原因,和孩子們先共情,去試著理解孩子。

其實這一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并不容易。比如孩子不分左右、寫字總是寫反,很多父母就不理解。事實上,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分清的,如果父母不理解這個道理,一直強迫孩子寫對,孩子因此哭的時候,父母很容易覺得孩子小題大做,甚至打罵孩子。

所以說,育兒是一條漫長的路,要教育好孩子,父母也要多學習,多了解,同時也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我們才能從容面對。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