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是誰在帶娃呢?
網上曾經有一個調查,詢問家里是誰帶娃。從網友們的回答中,出現的有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媽媽。
注意到沒有,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基本沒有出現過,是吧?
在現實中,我們也能發現,這個人和帶娃兩個字幾乎無法搭配成詞語一起出現。
然而,研究證實,家里這個人帶大的孩子,將來可能更聰明,就連媽媽都比不上。
這個人就是爸爸。
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持續12年的調查研究:他們發現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上學之后成績也往往更加優秀,進入到社會之后也會更加容易成功。
那為什麼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呢?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不僅體現在言語表達、數理邏輯這些簡單的方面,而應該包含對空間、音樂、身體運動、人際溝通、自我認知和自然觀察等智能。
而這些智能的發展,爸爸比媽媽更加有優勢。
媽媽把孩子帶入內部世界,而爸爸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當孩子受到驚嚇時,第一選擇是投入媽媽的懷抱。媽媽的懷抱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而當孩子需要出去社交,離不開爸爸的指引。
爸爸的陪伴,能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如何從別人那里獲得尊重。從爸爸那里獲取的力量,讓孩子不會覺得自己卑微,也能平等地對待他人。當遇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孩子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對抗。
孩子能從爸爸那里學到寬容,寬闊的心胸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對于別人的錯誤不斤斤計較。這樣能夠避免糾紛和爭斗。
爸爸教會孩子規則,不越邊界,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讓他人感覺到自在從容,如沐春風。
爸爸的陪伴,讓孩子富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會主動伸手幫忙;而且孩子會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
爸爸會讓孩子學會幽默。幽默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技能。有幽默能力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更加的受歡迎。如何幽默而又不傷害他人,這是孩子可以向爸爸學會的技能。
跟媽媽帶孩子不同的是,爸爸帶孩子,更喜歡讓孩子去運動。
當孩子往水坑里跳,玩泥巴這些活動的時候,如果是媽媽,就會擔心衣服會臟,怕身上有水會感冒,但爸爸往往心更大,讓孩子跳吧,瘋玩吧,只要你開心就好。
衣服臟了大不了洗一洗,一些小感冒,會讓你抵抗力更強。
爸爸會讓孩子冒險,比如在公園里玩單杠雙杠,媽媽一般會擔心孩子會有磕磕碰碰,但爸爸卻能從容淡定的站在旁邊,讓孩子在上面爬上爬下。
因為爸爸有力氣,在孩子摔倒的時候,及時地扶住。
爸爸會帶著孩子騎車、爬山、賽跑。孩子學習騎車的時候,爸爸也是有力的后盾。有爸爸在,孩子學騎車更快。
所以,被爸爸帶大的孩子,往往不怕臟不怕累,喜歡運動,也喜歡冒險。他們膽子更大,也能獨立做事、有勇氣挑戰看似不可能的困難。
爸爸一般都對外部世界感興趣,擁有著媽媽所不具備的知識儲備。孩子成長中那麼多的為什麼,爸爸都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這就促使孩子能夠發展出更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爸爸往往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他會帶著孩子一起探索那些新奇有趣的知識。而且當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即使有危險,爸爸也有能力替孩子接著。
爸爸的動手能力強。孩子對一個事物好奇,要拆開了解其奧秘的時候,媽媽可能會把孩子一頓臭罵,而爸爸則會和孩子一起拆開,還能運用自己的巧思將它復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了解了事物的運轉規律,還提升了創造能力。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空間邏輯思維能力。
媽媽的情感細膩,給孩子展現的是她「柔」的一面。媽媽的溫柔、讓孩子內心柔軟善良。
而爸爸的情感堅毅,給孩子展現是他「剛」的一面。爸爸的剛毅,讓孩子勇敢、堅強、果斷。
孩子的內心有柔軟的善意和愛,也需要有剛強的果敢。剛柔相濟,他的成長會更加地完善。而且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