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6個月的寶寶已經會坐了,不需要媽媽時刻抱著寶寶了,媽媽的雙手得到解放,還能跟寶寶在爬行墊上一起玩。
寶寶一歲之后,已經學會行走了,媽媽帶起來也比較省心。
相比之下,反而是低月齡的寶寶,父母帶起來會越累,新生兒會遭遇黃疸,吐奶等問題,3-4個月寶寶還會進入厭奶期,百天內的寶寶抵抗力最弱,更容易生病。
不僅如此,從寶寶出生到寶寶3個月,會經歷4次猛漲期,如果父母缺乏必要的經驗,不但坑娃,而且還可能阻礙寶寶身體的發育,所以更要聽聽過來人帶娃的經驗,避免踩坑。
寶寶最難帶的時候,可不是吃和睡,而是整夜抱著寶寶在走路,可把媽媽給折騰壞了!
寶寶又不會說話,更不會走路,真不懂他是怎麼分辨坐下跟站起來的區別的?我只要想偷懶坐一會,他就哇哇大哭,除非我重新站起來走動,他才會停止哭泣。
寶寶為什麼只喜歡大人豎抱,卻討厭被橫抱?
橫抱只是大人最喜歡的方式,畢竟沒有那麼費力,也不用擔心寶寶的頭會掉下來。
雖然橫抱式才是抱嬰兒最安全的姿勢,但是寶寶卻不樂意,畢竟對于他來說,豎抱時,看到的風景更多,視野更開闊。
不過,寶寶被橫抱時,視線會被阻擋,也看不到好風景,很無趣。
當寶寶被豎抱著走動時,眼前的景色在不斷變換,難怪寶寶這麼喜歡呢!
成人有4個生理彎曲,但是在寶寶12個月前,會經歷3次生理彎曲,第一次是在寶寶3個月,但是在3個月前的寶寶,脊椎還沒有形成彎曲。
如果寶寶過早被豎抱,會阻礙寶寶脊椎的發育,導致寶寶的脊椎變形,一旦大人沒有及時護住寶寶的頭和后腰,寶寶會因為缺少必要的支撐而摔倒。
在寶寶還不會抬頭之前,除了吃奶后給寶寶拍嗝,媽媽平時要少豎抱寶寶,橫抱式比較適合低月齡的寶寶。
等寶寶6個月后,胸椎會向后突出,脊椎有了一定的支撐力,媽媽就可以輕松豎抱寶寶了。
媳婦不同意婆婆給4個月的孫子喂米糊,婆婆生氣地說,「米糊怎麼不能吃了?當初我兒子可是吃米糊長大的,這還是自家磨制的米粉呢!孫子怎麼就不讓吃了?」
這位婆婆其實做錯了兩件事:一方面寶寶還沒有滿6個月之前,盡量別喂米糊。
另一方面:6個月后,即使寶寶要吃米糊,也不是吃自制米糊,而是添加鐵等營養的米糊。
很多老人在寶寶4-5個月的時候,為了省錢,提前給寶寶吃米糊,但是6個月前的寶寶,腸胃功能還比較弱,并不能很好消化除了母乳和奶粉之外的其他食物,會讓寶寶營養不良,容易導致寶寶發育遲緩。
對于新手爸媽來說,并不會過分在意,寶寶的頭型是否好看,畢竟他們缺乏經驗,而且寶寶的喂養已經足夠讓他們手忙腳亂,實在無暇顧及其他事了。
然而,對于老人來說,那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寶寶出生后,就迫不及待地讓寶寶睡上了特制的枕頭,比如:米枕頭,硬枕頭。
老人覺得寶寶睡一個扁頭,后腦勺看上去很平整。
其實扁頭不僅影響孩子的顏值,也不夠美觀,最好看的頭型應該是圓頭。
3個月前的寶寶,不建議父母給用枕頭,畢竟寶寶的脊椎發育還不成熟,過早用枕頭,特別是硬實的枕頭,反而會影響寶寶脊椎的發育。
如果新生兒在分娩時,被產道擠壓,導致后腦的一側有皮下水腫,摸上去是軟包,這種情況并不嚴重,但是后腦勺的水腫,需要6-10周才會消失。
寶寶頭部有水腫,在沒有消退之前,媽媽需要注意寶寶的睡姿,別讓寶寶總是向一邊側著睡,讓寶寶兩邊輪流側著睡,以便寶寶可以睡出一個好頭型。
3個月前的寶寶,媽媽可以用軟毛巾或者是紗巾,當做寶寶的臨時「枕頭」。
如果寶寶總是喜歡在同一邊睡,媽媽偶爾給寶寶調整睡姿,或者是墊高其中一邊的毛巾,慢慢調整寶寶的頭型。
等寶寶滿3個月后,媽媽再讓寶寶睡枕頭。
寶寶的笑容,最讓人溫暖,沒有幾個人能抗拒寶寶甜美的微笑,甚至有很多人,會頻繁親吻寶寶的臉頰,甚至是嘴巴。
然而,低月齡的寶寶抵抗力弱,如果大人的口腔有細菌,很容易傳染到寶寶,引發寶寶身體不適,所以大人要避免跟寶寶產生密切的接觸。
廣州一位寶爸的舉動獲網友稱贊,他看著粉嘟嘟的女兒,實在太可愛了,讓人忍不住想要親一口。
女兒才2個多月,他為了保護女兒,頭裹著厚厚的保鮮膜,做足了保護措施后,他才小心翼翼地靠近女兒。
1.臍帶殘端護理好
寶寶的臍帶殘端,要在1-2周后才脫落,在此之前,媽媽給寶寶洗澡時,臍帶殘端別進水,否則肚臍容易受感染。
2.喂養要充足,必要時混合喂養
百天內的寶寶,媽媽在喂養上,要做到按需喂養,如果媽媽的母乳少,可以選擇奶粉喂養作為輔助,混合喂養讓寶寶吃得更飽。
3. 注意保暖,睡覺時別蓋太厚
媽媽給寶寶穿衣服,不是越厚越好,要根據室內的溫度和季節,選擇合適的睡衣。寶寶不用蓋厚厚的被子,媽媽可以給寶寶選擇符合年齡的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