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不經意間往往會做出錯事讓父母發火,憤怒之下就會吼孩子,甚至進行棍棒教育。
「吼叫」是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都會用的一種手段,其實,「吼叫」對孩子的性格會產生影響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態度。
01容易討好別人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面對父母那張憤怒的臉時,他的內心除了害怕之外,還會在事後想辦法讓家長開心。因為孩子往往會把家長對自己發脾氣,理解成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他會把所有的責任都包攬在自己身上,然後再想盡一些辦法讓家長開心。這種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把別人的情緒放在第一位,如果家長不斷的因為小事跟孩子發脾氣,那他長大之後就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寧願自己包攬下所有過錯,也要滿足其他人。
02害怕被拋棄
大多數家長在發脾氣時,總會「拒絕」看見孩子,或者是把他晾在一邊,在情緒過激的情況下,家長還會說出把他送人之類的話。雖然在家長看來這些話是在嚇唬他,但是孩子因為年齡小,會把這些話當真。家長一次次的傷害,就會讓他變得害怕被拋棄,沒有安全感。這種傷害會伴隨孩子到成年,而且也很容易讓他走極端,所以家長千萬別在用語言來傷害娃了。
03非常不自信
如果家長不分場合的對娃發脾氣,那他就會感覺自己非常沒有面子,因為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的自尊心強度並不會比大人少。
而且家長總是打罵他,除了會傷害他的自尊心之外,還是對他的否定,一次次的打擊,會讓他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嚴重時他還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長此以往,他就失去了做事的動力和最基本的自信心。
04內心很敏感
有些家長在打罵孩子之後,自己的情緒也會崩潰,尤其是那些比較「悲觀」的家長,他會把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娃。比如,孩子因為一件小事沒有做好而引爆了家長的情緒,讓他認為自己犯的錯誤太大,導致家長傷心,久而久之,他的內心就會變得非常敏感。一個總是害怕做錯事的娃,對外界的探索就會減少,從而獲得的快樂也會減少很多,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將自己的情緒傳遞給他。
其實吼叫的方法教育孩子,不僅僅對孩子的性格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以下幾點,媽媽們一定要重視。
1, 會讓孩子學會這種吼叫方式並延續下去
媽媽如果在孩子成長階段用吼叫的方式去教育,很可能會讓孩子效仿媽媽的這種行為並延續下去。
在孩子長大成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後,他們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會被延續,會被傳承,也會傷害著一代又一代。
2, 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
媽媽用吼叫的方法教育孩子,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但是恰恰相反,這些孩子會越來越叛逆,甚至越來越不聽話。
因為當媽媽吼叫的那一刻,孩子的耳朵已經自動遮罩,他甚至已經習慣媽媽的這種方式,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媽媽的咆哮是不可避免的,而媽媽說教的過程他也完全聽不進去。
3, 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根本不愛自己
吼叫的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另外一種傷害,就是讓孩子感覺不到媽媽的愛,因為他們整天看到的是媽媽暴露的情緒,有的媽媽甚至會說一些髒話。
所以這些孩子總認為媽媽根本不愛自己,時間長了以後他們就會慢慢的疏遠母親,因此也就影響了親子關係。
1、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父母的臭脾氣像是施加給孩子的精神虐待,給他們戴上痛苦的枷鎖,容易扼殺孩子的靈性,促使他們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
2、壞脾氣會遺傳給孩子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塑造什麼樣的孩子,不想孩子將來叛逆急躁、大逆不道,那就要做好榜樣,不要肆意發火。
3、壞脾氣會疏遠親子關係
父母越是喜歡發脾氣,孩子內心越是不敢靠近父母,時刻處在擔驚受怕中,繼而封閉自己內心,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淡漠,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4、壞脾氣容易毀掉孩子未來
有人說,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臭脾氣的家長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壓迫感和強控感,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性格極端,要麼膽小懦弱,要麼暴跳如雷,很難掌控自己的人生,取得較高的成就。
Wendy媽有話說:
教育最大的敵人,是你的脾氣。脾氣越大,心越遠,教育效果也就越差!
所以,我們教育過程中採取的手段從來都不應該是吼叫,而應該是心與心的呼應。
在此,希望所有喜歡利用脾氣壓制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音量調小一點,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讓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靠近,唯有如此,才能讓彼此更好地理解,才能讓孩子更好更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錯誤,然後一步步走向健康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