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矯正牙齒,需要等到12歲以后?很多人錯過了這個矯正黃金期
2022/12/11

自從當媽后,之前再低調的人也會變得高調起來,就像我一樣幾乎每天都會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沒事時還會在朋友圈曬自己家的萌娃照片,包括藝術照和寫真等等,真是越看越陷入幸福中無法自拔……

可隨著孩子日漸長大,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牙齒越長越畸形,甚至有的牙齒已經擠到了一起。可更多的家長不是不懂,就是想著孩子全部換牙到他們12歲后再去矯正,就這樣一拖再拖最后錯過了孩子的牙齒矯正黃金期。

孩子矯正要等到12歲以后嗎?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有90%以上的家長認為等孩子完全換牙后再去矯正,這個階段通常是在12~13歲。

殊不知這是錯誤的看法,尤其對于兒童來說,他們正是機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

如果因為齲齒或壞牙等牙齒發育不良,還會影響口腔功能兒童頜骨、肌肉和咬合的發育,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臉部結構,如齙牙、地包天、虎牙等。

當他們知道美丑,還可能會因為牙齒的問題造成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所以,更建議家長當看到孩子牙齒發育不良時,如咬嘴唇、伸舌頭、 張口呼吸、吞咽不適、咬手指等,都要及時并盡早干預才能有效避免孩子后天的一些口腔疾患,尤其不要錯過孩子2個牙齒矯正黃金期。

孩子的第一個矯正黃金期:乳牙期(3~6歲左右)

通常來講,從孩子4~6月齡開始出牙再到長出全部乳牙,需要經歷3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孩子會在2歲半到3歲左右時長全20顆乳牙,是奠定孩子更換恒牙的重要階段。

所以,希望孩子有一口漂亮又整齊的牙齒的家長,在乳牙期就要注意,不過很多人都錯過了這第一個矯正牙齒的黃金期。根據孩子口腔發育的特點,乳牙在剛開始會出現輕微的不齊,這時候家長要做出相應舉措:

1、有研究表明:孩子最早掉牙也要在4歲左右最晚是7歲,若家長在日常生活發現孩子乳牙脫落過早,應及時帶他去醫院檢查。

2、孩子經常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到了3歲以上還在用嘴巴呼吸、經常吃手指、咬嘴唇、伸舌頭等,為避免頜面部發育不良要及時制止。

3、孩子下嘴唇高于上嘴唇,屬于「前牙反牙合」,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包天」,要及時帶孩子去糾正。

孩子的第二個矯正黃金期:替牙期(8~12歲左右)

和乳牙期一樣,替牙期也是孩子的重要換牙期,如果此時孩子有咬手指的壞習慣,雖然對孩子來說這種做法能夠緩解壓力安撫情緒,但長期咬手或物品等,更易造成替牙期的「局部障礙」,甚至影響日后容顏變成「鞋拔子臉」。

建議家長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面型異常和牙齒不齊等不良現象,都要及時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最大程度挽救孩子面部畸形的問題,將來他才會感激你哦~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