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說法,說孩子從小跟誰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從小和媽媽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對孩子未來的成長非常關鍵。帶著安全感長大的孩子們,心中有底氣,交往能力也更強,能夠很好的融入集體。
而孩子跟老人睡的話,影響心智發育。老人上了年紀,需要獲取更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廢氣。如果孩子經常和老人睡,對身體發育會有一定的影響。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現實生活不允許你這樣做。當今社會,年輕人都在工作,孩子不跟老人睡,跟誰睡呢?
心理學家則認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敏感的。尤其在幼兒階段,如果不能給予孩子想要的期盼,那麼這種相處就會變得「疏離」。
孩子跟誰睡,一定跟誰親?「血濃于水」的親情維系,孩子即使不跟著父母,也該對爸媽有濃濃的愛與依戀?那你就想錯了!跟誰睡,就跟誰親了嗎?或許真的是這樣,晚上睡覺時身體放松,但也是缺乏安全感的階段。
身邊有固定的人陪著,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充足,和陪伴照料的人親,沒毛病!心理學看「陪孩子睡覺」。
從幼兒心理發展角度來說,孩子跟誰在一起待的時間長,內心深處更易與他保持親密感,也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方式。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更易建立健康的親子依戀關系。也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積極的性格。如果能多互動,對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以及安全感的建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陪伴期」,父母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滿足他的情感需求,孩子才能更穩健地成長。
3歲前孩子和誰睡,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
1、從小和媽媽一起睡
有媽媽陪伴的孩子,內心更有安全感,有媽媽的呵護,孩子內心更強大也更有底氣,性格更加豐滿,人際交往能力更強,也更富有愛心和善良。
2、從小和老人一起睡
老人能給予孩子耐心和陪伴,但是替代不了母愛,孩子從小和老人一起睡,懂事聽話但缺乏安全感,外表要強但內心柔弱。
3、有關3歲分床5歲分房
這只是一個口號,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講,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開始分床分房是比較適合的階段,孩子稍微大了一點,分床分房難度沒那麼高,對孩子心性影響也比較小。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幫忙帶娃,但是盡量還是媽媽陪孩子一起入睡,既有利于維系彼此親子關系,也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帶孩子有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孩子情況而定,千萬不要跟風。只有孩子適應的,喜歡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