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幼兒園升級為小學生之后,就正式開始了學習生涯,而這個階段,也是很多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候。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應該怎麼抓?做到這四點,讓孩子悄悄拔尖。
1.定好寫作業的計劃,一般是先寫后讀,寫的部分時間30-50分鐘左右,把時間定好,讓他養成限時寫作業的習慣。
但要注意的是,別給孩子讀題目,不懂的字可以問家長,題目要自己去研究,如果你天天給他讀題,他就不會自己動腦去研究題目了。
2.寫作業的時候要求不要說話,不要左看右看,不允許吃東西,不允許隨意離開座位,要集中注意力一次性寫完作業。
3.閱讀這一塊是重點,挑一些趣味故事書,圖文并茂的童話書給娃看,主要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主,原則上是孩子對哪方面感興趣,就讀哪方面的書。
閱讀的時候要指讀,讀出聲來,這是提高識字量的一種快速方法。
4.寫字不能停,先學控筆再練字,寫字坐姿要端正,一年級的娃要把字寫的方方正正,不出線,先把字練好,再練速度。
一年級以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為主,這是頭等大事,孩子興趣有了,習慣好了,成績自然不會差。
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位大師在臨終前給弟子們留下一道作業,說:怎樣使一塊空地不長雜草?弟子們帶著這個問題開始四方游歷,若干年后,弟子們紛紛來到大師墓前,告訴大師說:要在空地上種莊稼,種了莊稼就沒有長雜草的地方了。
的確,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孩子最初接觸學習時,家長就狠抓這些優秀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孩子以后會后勁十足,想不優秀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