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說,她家寶寶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斤斤計較。有的時候8點就開始陪娃睡覺,到了10點多孩子都沒哄睡。老母親上了一天班兒,困得都不行了,孩子卻毫無困意,還在精力十足的蹦蹦跳跳。
最后的結果是,閨蜜把孩子訓一頓之后,寶寶才能夠委屈的,勉強去睡覺。閨蜜這種哄娃入睡的方式,有點兒太著急了,容易給娃心理上造成陰影,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耐心來陪伴孩子。
大家都知道睡以前的半個小時非常重要,父母要陪孩子做好三件事,讓娃擁有優質的睡眠,慢慢的就會和同齡的孩子拉開差距。
小區里有個3歲的女娃,能夠背誦很多唐詩宋詞,只要大家說出來一首古詩,孩子都能背下來,基本上不會出錯。
這個孩子說,課本上的古詩詞都非常簡單。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是孩子的父母在詩詞方面刻意培養的效果。
事實上,女孩兒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娃從小是和奶奶一起長大的。女娃的奶奶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問及如何引導孩子的。奶奶說,其實就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就陪她一起背誦一首古詩,孩子也很喜歡詩詞。
就這樣越來越多,慢慢積累的,這也是堅持的力量,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只用堅持做一件事情,間久了一定會有所收獲。
堅持這兩個字,用在教育孩子上也非常實用。很多家長都是上班族,白天工作忙碌,晚上下班回來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
如同我的閨蜜一樣,只盼著晚上寶寶早點兒入睡,自己也能夠好好休息。
大家可以模仿上面那位奶奶的做法,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做一件事情。時間久了,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的三點,哪怕家長只堅持半年,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的!
1、睡覺之前和寶寶聊聊天兒。
一起回顧當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或者是學校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和孩子一起做個回顧總結,這能夠讓孩子身心放松,不像在學校里那麼緊張,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家長在帶著孩子一起為明天的事情做一個有效的規劃,比如說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可以提前預習一下,這樣讓娃兒信心十足,迎接嶄新的一天。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有了哪些進步,父母要由衷的提出夸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晚上都會帶著愛意入睡。
心理學家說,被父母關注的孩子,長大以后會把積極的關注內化,用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娃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發現孩子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家長可以及時的給予引導指正。
2、睡覺之前,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事情。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家長應該帶娃洗漱,整理一下衣服和被褥。家長也可以帶娃兒一起動手做一些益智的小游戲,比如說擺積木,這樣能夠開發智力,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建立融洽的家庭氛圍。
和寶寶一起互動玩耍,放點輕緩的音樂,可以促進寶寶睡眠。這也讓娃感覺到睡眠很有儀式感,逐漸養成良好,有規律的睡眠時間。
3、和孩子一起閱讀。
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家長喜歡拿著手機刷視訊,打游戲。
可能也會扔給孩子一個手機,讓他們自己玩耍。美好的親子陪伴時間就這樣被荒廢了,家長應該陪著孩子一起讀繪本,看書。
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陪寶寶讀繪本,等到孩子有了獨立的閱讀能力之后,家長也要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和孩子坐在一起閱讀。
娃讀完繪本之后,和孩子聊聊,閱讀的感受和收獲。也可以讓孩子讀完繪本后,再給家長講述一遍,這也可以鍛煉語言能力和想象力。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讓孩子聽聽古詩詞或者是英語口語。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聽睡前故事,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講一個睡前故事,然后再帶寶寶一起背一首古詩詞,時間長了就會積累下來很多知識。
結語:
家長們不要小看了臨睡之前的這段
親子時光,父母能夠堅持陪著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的心靈和精神上都會非常富足。有了父母的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也有安全感。每天晚上,家長帶娃做3件事,寶寶一定會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