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特殊愛好」的孩子,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著他改
2022/12/12

相信很多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總喜歡在自家孩子面前強調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聰明,內心卻想為什麼這麼笨,怎麼教都不會?

其實,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過于貶低孩子,大多時候都會弄巧成拙,既沒有起到刺激他進步的作用還極易讓他養成自卑的性格,以后很難成大器。相反,給予孩子適當地鼓勵,他從中也能夠學到自信,以后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尤其有這兩種「特殊愛好」的孩子,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著他改

孩子喜歡打斷長輩說話:

當父母的都希望教育出有格局、懂事、聰明的孩子,在中華傳統美德上更應該尊老愛幼,于是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尊重他人、懂得謙讓、有禮貌,可現實往往事與愿違。

前幾日,讓寶媽小華煩惱的是4歲夏夏總打斷長輩說話,有時候和閨蜜打電話或者是小區樓下和鄰居打招呼,夏夏曾無數次打斷,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夏夏就變得這麼沒有禮貌了,還打不得罵不得甚是苦惱。

實際上小華不用過于擔心,孩子喜歡打斷長輩說話并不是不懂得禮貌,不用急于糾正或者是批評教育她,反而是智商高的表現,說明在語言上發揮了她的天賦。

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認為:智力是多元化的,各種能力都會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4歲的孩子一直在模仿大人說話和大人交流,都是智能開發的表現,要比害怕發言的孩子聰明多了,只要能夠自我控制即可。

孩子喜歡亂扔東西

孩子喜歡扔東西,幾乎是絕大多數父母都不能容忍的一個行為。

尤其是孩子在不斷挑戰你的極限,每次勸自己對孩子耐心一點,都能被他扔東西樂此不疲的勁頭所打敗,可當你制止他后他更扔得起勁兒。

昨天,媽媽圈里的一位集美吐糟1歲半的寶寶,每天家里都亂七八糟,平時陪他玩不是扔玩具就是扔書,耐心給他撿起來,剛一秒又給扔了出去,有時候還拍打別人家孩子,真不知道如何管教他了……

事實上經歷過的寶媽都知道,每個寶寶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通常是在1~2歲寶寶精細動作開始發育,他們會通過敲打、扔玩具、投擲等行為鍛煉。從心理學上,寶寶扔東西不是件壞事,而是他們覺得這是一個能和大人互動的游戲。

美國兒科學會斯蒂文•謝爾弗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提到,2歲左右孩子喜歡扔東西是智力開發的過程,并對各種游戲開始感興趣,同時也在探索世界。

此時,家長應該做的不是逼著孩子改掉扔東西的行為,而是指導他如何撿回來,通過親自示范或告訴他一些兒簡單的指令,如「寶寶過來,把玩具拿回來」,這樣的互動還會更高效哦~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