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把子女個數和家庭幸福度進行了調查,把調查的數據做成圖表,以父母年齡為橫軸,發現:父母的年齡在60歲之前,獨生子女家庭的幸福度比較高,而父母60歲之后,二胎家庭的幸福程度會比獨生子女家庭更高一些!
所以生一個孩子好還是生兩個孩子好?得從什麼年齡段來看,在60歲之前覺得有一個孩子挺好的,而在60歲之后才發現兩個孩子會讓自己更幸福!
第一個原因:孩子少,對工作影響小
父母在60歲之前一般還沒有退休,還需要工作,如果要養育多個孩子的話,就對父母的工作影響會比較大。
而研究發現:家庭中子女的數量對父親產生的影響比較小,而對母親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家庭的子女越多,母親的幸福程度就越低!
因為家里面的孩子最主要是媽媽在照顧,孩子越多媽媽需要付出的精力越多,而付出的精力多,再加上還需要工作,媽媽真是疲于奔命,當然就沒有什麼幸福感可言。
第二個原因:父母60歲之前,孩子正是花錢的年齡
大多數人會在20~30歲之間生孩子,而到了父母60歲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讀完書出來工作,有一些已經成家了,也就是人生的大事基本上都完成了。
但是人生大事的完成很多事需要父母的幫助,比如說上學的錢是需要父母支付的,而結婚買房子的錢,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父母來贊助的。
這樣一來孩子越多花的錢就越多,自然父母的幸福感就會低一些。
而孩子少的話,自然就花錢少,父母能夠自己支配的錢就會更多,自然幸福感會更高!
第三個原因:60歲之前身體健康
60歲之前身體健康,自己還能夠管自己,所以孩子少一點負擔就輕一些,自己能夠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60歲之前自然是孩子少,幸福感會更強。
孩子多事情多,自然也會影響自己的規劃,幸福感降低。
一、年齡大了,希望兒孫繞膝
60歲退休之后沒有了工作的負擔,空閑的時間會更多,人老了就希望兒孫繞膝,這個孩子沒有時間,那個孩子有時間,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心里面也很開心。
而孩子多了自然孫子也會多,有小小的孫子陪伴著老人家,會讓老人家很開心,幸福感自然也更強。
二、年齡大了身體毛病多
60歲之后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出來了,而且老人家老了有時候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需要年輕人的幫助。
比如說幫自己去買藥,幫自己去醫院掛號等等,如果只有一個孩子,萬一這個孩子沒時間,那真的就沒有辦法,但如果有兩個孩子,那就好辦很多。
其實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辛苦一些,養多一個孩子,到老年之后幸福感會更強。
多生孩子,在年輕時候雖然辛苦一些,但是人老了之后,孩子多了你才體會到好處。
堂哥生了兩個兒子,年輕的時候,因為要培養兩個孩子上學,真的是非常的苦,一個月才能吃一頓肉,但現在堂哥年紀大了,兩個孩子也大了,就開始享福了。
哥哥茂平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后來留在家里面做點小生意,也順便照顧父母。
而弟弟茂樊在深圳做生意,生意做得還蠻大,平時時間比較忙,但是他每年都會給錢給父母,也會給錢補貼哥哥,因為哥哥在家里面照顧自己的父母。
所以現在堂哥的晚年生活都過得很舒適,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可以辦得到,生病了直接讓兒子就帶他去醫院檢查住院!
都允許生了,還是生兩個吧,以后養老也更有保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