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氣溫越來越低一早一晚溫差變大,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需要及時增加衣服,晚上睡覺也需要換上厚被子,否則季節轉換疾病很容易找上門。
一到秋冬季節,生病的寶寶就會增多,穿太多穿太少、晚上睡覺著涼都難逃疾病糾纏,令父母們頭疼。
林琳的女兒剛滿1歲,開始氣溫下降時,林琳沒有感覺變化太明顯,可是婆婆說孩子不禁凍,感覺冷了馬上找出了厚被子幫孩子蓋上。并且平時睡覺時穿的薄衣褲外邊又加了一層保暖衣服,婆婆說以防踢被子腳心著涼,還穿上了襪子,可謂是全副武裝。
林琳說沒有必要這樣吧,孩子穿得厚被子也厚,怎麼活動呢,睡覺也不舒服。可婆婆認為晚上睡覺暖和了,孩子睡得更
踏實。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給女兒換完衣服,喝完奶,上午去外邊散步。回來沒多會發現女兒開始流鼻子,精神不振,喂奶也不愛喝。
婆婆還有些不解,都穿這麼厚蓋這麼厚睡覺了出門穿得也不少,還能感冒,保暖做得還不夠嗎?林琳認為就是太保暖了才導致感冒,婆婆忽視了溫差。
林琳帶孩子趕緊去了醫院,結果因為著涼感冒了。醫生提醒天氣轉涼孩子抵抗力比成人低,如果晚上孩子睡覺穿太多也容易著涼生病。房間里和室外溫度有差異,而孩子被窩里面和外面也有溫差,睡覺時衣服穿得太厚過度保暖,一出被窩溫度差異大,著涼在所那免。
很多孩子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容易感冒,天氣是一個原因,睡覺或平時添加衣服不得當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天氣變涼,寶寶睡覺時這4種保暖法,易生病
1、睡覺時穿衣沒變化
人們常說春天要捂秋天要凍,就是天氣變暖時不要急著減衣服溫度會忽高忽低,氣溫降低不要立馬加衣服,能增強身體抗寒的能力,以為這樣做是保護免疫力。
寶寶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活動量還比較大稍微一熱就容易出汗,如果天暖和不及時減衣服,出了汗捂著反而容易感冒。寶寶免疫力比成人低,天一冷不注意保暖就容易著涼生病。所以春天捂秋冬凍未必適合孩子,氣溫變化加減衣服也要根據抵抗能力和體質來。
天氣變冷,晚上睡覺室內氣溫也會降低,在夏天睡覺時有的家長讓孩子不穿衣服,或者只穿一件小背心。
但到了秋冬季節這樣穿顯然是不合適的,孩子稍一動被子蓋不住就容易凍著。
2、穿衣太厚
有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被凍著,所以穿得衣服很厚,甚至穿幾層來保暖就像「裹粽子」。
這樣做的后果,一方面孩子睡覺束縛太多,不利于骨骼發育。并且小孩子愛出汗,一旦晚上出汗衣服太厚排不出去,冷熱不均也容易著涼。
Tips:衣服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那怎樣穿合適?秋冬季晚上給孩子穿上輕薄柔軟的衣褲,選擇棉質的最好。還可以再加穿一件肚兜或肚子裹一塊毛巾,以防肚子著涼。還有家長選擇大小合適、舒適的輕薄睡袋也是不錯的方法。
3、被子太厚
被子太厚孩子被壓得不舒服,呼吸不暢,一熱就容易踢被子,反而會被凍著。
應該蓋輕薄、保暖效果的好并且透氣性好的棉被子,可以大一些,這樣不容易踢開。還要注意不能因為保暖而讓孩子和大人同一被窩,這樣大人稍微一動影響寶寶睡眠質量,還容易使孩子蓋不到被子。
4、穿厚襪子
孩子的腳部和手部血液循環比較弱,所以通過摸手和腳心的方法判斷是冷還是熱并不準確。家長一摸孩子腳涼擔心冷,就穿上厚厚的襪子,睡覺怕凍著腳心也穿著厚襪子。
襪子太厚會不透氣,而且腳底汗腺比較集中孩子又愛出汗,如果不能及時排出,腳部很容易受細菌感染。襪子厚裹得腳緊不利于腳部血液循環,睡眠質量不佳。
父母注意觀察通過一些反應來判斷孩子是冷還是熱,也好及時做出應對是該增減衣物還是應該調節被子厚度。摸后背,如果后背的溫度正好那說明衣服穿得薄厚合適,如果后背出汗那就預示著衣服多了,就需要適當減。
結語:
天氣變冷,溫差大,孩子生病機率增加,一旦疾病上身,沒有一周很難痊愈。孩子在醫治過程中也不舒服,家長費心。另外疾病導致食欲下降,影響生長。所以做一個有心的父母,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加減衣物,睡覺及時更換厚度合適的被子,幼兒和成年人的免疫力和對溫度的調節不一樣,應該按孩子的體質來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