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父母來講,小寶寶出生之后抱的時間還是挺久的,有時候孩子就像是依賴在你懷里,稍微離開片刻就哇哇的哭!
但是也有的老人覺得,孩子不應該被經常「抱」,那樣孩子養成習慣了,寶媽會特別的累,而且將來依賴性很強,對于孩子分床、分房睡難度也很高,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如此看來,抱或者不抱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有幾個家長拿給你忍住不抱孩子的?畢竟那是自己的心頭肉。
萬一孩子哭鬧是餓了、拉褲子了,這就代表孩子身體有了需求,父母要及時去面對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是需要經常抱,還是不要常抱?
這個問題其實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需求是不一樣的,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需求變化來做出調整。
第一,半歲前孩子還是要多抱,對孩子大腦發育好
對于幾個月大的孩子來講,身體各方面都在快速發育,變化也是肉眼可見,孩子在不斷接觸新鮮事物,大腦的認知也在不斷進步。
睡著的時候就不說了,清醒的時候孩子是喜歡觀察自己的中午誒環境的,通過父母的聲音、周圍的環境,孩子來不斷的成長,他的大腦、小手、身體,都在逐漸適應變化。
那這個時候父母經常抱著孩子,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讓孩子更好地去學習,幫助孩子大腦去認識更多不同的事物,父母多和孩子溝通,也有利于孩子將來語言學習的進步。
而如果孩子一直躺著,周圍環境一成不變,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也少,那其實對孩子成長并沒有幫助,所以說半歲前孩子還是要多抱,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好。
第二,經常被抱的孩子,情感更飽滿、安全感更強
十月懷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待了十個月,生活的環境一直是緊密的,有溫度的,出生之后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沒有了之前的安全感,所以對于媽媽是非常依戀的,只有在媽媽的懷里才能安安靜靜睡覺。
母親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源,寶媽多抱一抱孩子,其實也是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哭鬧是代表了各種需求,很多時候媽媽把孩子往懷里那麼一抱,孩子就停止了哭泣,也就是內心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孩子每一個哭聲的背后,需求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哭代表孩子餓了,有的哭代表孩子尿了,也有的代表孩子需要安全感。
對于這種情況,寶媽要多抱一抱自己的孩子,積極的回應孩子的需求,這對于孩子情緒穩定,甚至是將來性格成長都是有差異的。
如果孩子哭了沒有人理會,那孩子內心會非常的恐慌,表達的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將來孩子性格變得敏感,沒有安全感。
第三,經常被抱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更精彩
孩子從小經常被抱,被媽媽抱著在家里各個地方來回走動,那麼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更曠闊的,凡是沒有見到過的事物都是新鮮的。
對于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孩子而言,這種好奇心被滿足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孩子也會想要上手摸一摸,通過小手來感受好奇的東西。
甚至是小眼睛滴溜溜到處瞅,看到什麼都好奇都想要上前,這對于孩子視覺發育是有幫助的,而很少被抱的孩子,眼中的事物一直是固定的,這對于孩子探索欲、好奇心滿足是有延遲的。
說完了抱孩子的好處,但其實也有些階段是不適合抱孩子,例如孩子學習翻身、爬行、走路的時候,多抱孩子反而影響了孩子學習的進度,所以說孩子的需求在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需求來選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