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頂嘴,這3個階段表現更明顯,用5招破解,使其一生受益
2022/12/09

孩子小小年紀,怎麼就學會頂嘴了呢?想必很多家長無法接受:自家向來聽話乖巧的孩子,竟然也有耿著脖子跟自己互懟的一天!

孩子一天天長大,隨之而來的煩惱和親子矛盾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家長無不感到困惑和無奈,實在想不通為何孩子變得那麼愛頂嘴,句句戳在心窩上!

小編家有兩寶,大的9歲,小的5歲,都不是什麼省事主兒,正是叛逆、自我、彰顯個性的時候。如果不是我內心強大并且心態良好,恐怕隨時能氣得進醫院。

我說:別在沙發上吃東西。

二寶:我沒在吃東西,我這是喝東西。

我說:別磨蹭了趕緊寫作業去!

大寶:我上學辛苦一天,歇會兒再寫怎麼了?

我說:天冷了快穿外套。

二寶:不要,我不冷不想穿。

我說:瞧你這書包亂成啥樣,難怪總找不到——(話沒說完)

大寶:行了行了,我知道,別再嘮叨了!(直接打斷)

……

曾經有一項針對家長的調查,問「你最討厭孩子的什麼行為?」有75%以上父母選擇「頂嘴」這一項。可見,大家對于孩子頂嘴這事兒得有多麼反感!

盡管孩子頂嘴讓我們感到生氣、失望和無奈。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頂嘴其實是孩子表達觀點的一種方式,我們不應視為一種挑釁,而是應該把它當成孩子成長的表現。

大家有沒有想過,生活中我們一直在向孩子發出指令和輸出觀點。如果孩子像木偶人一樣,麻木接受或無條件服從,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可怕呢!

其實孩子跟父母頂嘴是有原因的,在成長過程中,會有3個「高發期」,正是對應孩子的3個成長「叛逆期」

第一階段:2-3歲,孩子自我意識萌芽并慢慢突顯,經常把「不」字掛在嘴邊。

第二階段:7-9歲,從幼兒過渡到少年時期,有較強烈的叛逆心理,可能會挑食、厭學、賴床、凡事喜歡和父母對著干等。

第三階段: 12-18歲,進入青春期,孩子有較強的思考和行動能力,其身體、大腦、情感發育和發展都經歷驟變,渴望自由獨立,不愿意屈從家長的權威。

了解孩子頂嘴的原因以及相應年齡的心理特征,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采取正確的管教方式。其實,頂嘴不見得是不聽話和沒教養,孩子語言上的對抗,只不過是尋找自我,發展個性的必經之路。

那麼面對一個愛頂嘴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辦呢?

1.調整好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

孩子頂嘴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惱怒。自己辛辛苦苦教導竟是這樣的回報,情緒難免會「暴走」。

如果我們一直跟孩子處于對立狀態,場面難免會失控,親子關系也陷入無以復加的境地。

要知道,孩子頂嘴是表達自我的正常表現,也是成長必經階段,所以我們不必在這事兒上與孩子太較真。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常心,時常在心里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我不生氣,不生氣……

感覺自己情緒無法控制時,可以離開現場幾分鐘,待雙方冷靜下來,理智大腦都恢復工作的時候,再與孩子溝通和解決問題。

2.嘗試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自我意識成長,極度渴望得到父母以及身邊的人認可和尊重。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被破壞時,就會表現出抗拒和叛逆

所以,當孩子和你頂嘴時,定是他有需求沒得到滿足。所以家長需要多詢問孩子的意見,聽聽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在確保安全和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盡量滿足他即可。

當孩子感受到尊重理解,便會對你產生信任,因此對你的抗逆情緒就會少很多,親子關系更和諧,頂嘴自然也少了。

3.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人在憤怒時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有時候難免「出口傷人」。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他們說出一些「狠」話,格外傷父母的心。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這樣表達方式很傷人,是不被接受的;其次要關注孩子的需求,讀懂他真正的想法;之后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只要孩子愿意說,我們就別打斷。如果孩子無法順利表達,家長可以給一些提醒和暗示,并予以積極回應。慢慢地,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便不會再以頂嘴的方式來引起關注發泄情緒了。

4.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為人父母,我們自然都是希望孩子能聽話,做正確的選擇,少走彎路。所以總忍不住要跟孩子講述道理,傳授技巧,灌輸經驗……

但孩子并不是我們操縱的機器人,他慢慢長大,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迫切地希望獨立。家長的做法他并不認可,但又無法違背,只有在語言上表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我們要學會適度放手,凡事多問問孩子的意見,給他一些選擇的權利。比如買衣服、玩具的時候,讓他在一定范圍內做出選擇。出去玩的時候,讓孩子來決定目的地等。

5.適當在孩子面前「示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比較強勢,為強調自己的權威性,會以命令的口吻讓孩子去做事。或許剛開始孩子還能聽從,但時間久了,孩子不堪忍受就會變得叛逆,頂嘴就是其中一種表現方式。

如果孩子經常頂嘴,我們首先要自問:平時自己是不是過于強勢,是不是嘮叨得太多,管得太細,導致孩子出現抗逆情緒?

偶爾,我們也需要在孩子面前「示弱」,請孩子幫忙或參與意見,讓孩子產生責任感和成就感。孩子覺得自己能幫父母排憂解難,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學習和生活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寫在最后

孩子頂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親子關系因此陷入危機。如此的話,家長應該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一味地強調孩子「錯誤」而壓抑其自身想法,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