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家長在孩子大一點時會讓家里的老人幫忙照顧,以減輕帶娃和上班的壓力,而老人們沒事時也樂意帶自己的孫子孫女。
有時候老人帶娃也會鬧出很多「笑話」,比如這位爺爺,陪孫子打針,自己卻躺在病床上睡得香甜,孫子的「委屈」表情讓人哭笑不得!
司司爸媽工作忙,出差是常事,司司上幼兒園后就交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兩個老人以前是老師,退休后接下了帶娃的工作后也很盡心盡力,司司被照顧得很好。
一次,司司爺爺接孩子時被老師告知孩子發燒了,但司司爸媽都在外地,于是他和老伴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沒想到還住起了院。
司司住院的這兩天里,爺爺和奶奶兩個人日夜輪流陪護,生怕孩子哪里不舒服。
第三天司司媽媽從外地趕了回來,趕到病房時卻看到司司爺爺躺在病床上睡著了,還打著呼嚕,而司司則呆呆地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打點滴。
可能是發現有人來了,司司轉頭看向媽媽,臉上沒有平時的開心,更多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看著司司的表情,不少人都笑哭了。
看到這樣司司媽媽并沒有生氣,反而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連忙走到兒子身旁,悄聲安慰兒子:「爺爺和奶奶這兩天為了照顧你都沒有好好睡覺,特別辛苦,現在他太累了,所以要借你的床休息一會兒,我們讓爺爺好好睡一覺好嗎?」
平時家人教得好,司司也很懂得體諒爺爺,連忙點頭同意。
這樣的爺孫感情真是讓人羨慕,老人能幫帶好娃,家長真的能省不少的心。
但是,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帶好娃,老人「坑娃」的情況還是不少的,家長們需要注意!
1.溺愛孩子
家里有小孩,大多老人都習慣疼愛孩子,這種疼愛的度把握不準,就很容易變成溺愛,老人帶娃時最有機會溺愛孩子。
比如總抱著孩子,不讓孩子走路,甚至啥都不讓孩子干;寵愛孩子無上限、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還有的老人喜歡當孩子的保護傘,孩子犯了錯不但不糾正,還為孩子找借口。
2.完全放養孩子
還有些老人「表里不一」,在娃的爸媽面前對孩子無微不至,但只有自己和孩子時就對孩子不管不顧了,照顧孩子也只管孩子的三餐,其他時間完全不管孩子,總讓孩子待在家里,從不「遛娃」,老人自己玩自己的,孩子也在一邊自己玩。
3.教育觀念落后
許多老人帶娃依然是按照以前的經驗,比如認為孩子白白胖胖才有福氣,想盡辦法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不顧孩子的身體情況。
當孩子生病時也習慣性地用老偏方,甚至拒絕讓孩子去醫院。老人落后的觀念還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形成,小時候固定下來的思想,長大后就很難糾正了!
1.換位思考理解老人
老人沒有責任和義務幫帶娃,家長委托老人帶娃,更應該放低姿態,多去換位思考理解老人。
老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應該試著去諒解,若老人確實帶不好孩子,大可不必為難老人和委屈孩子和自己,自己帶或請人帶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2.與老人友好溝通
生氣地責怪或責罵老人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友好溝通能緩解雙方的矛盾,讓老人更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
當發現老人的問題時,家長可以耐心地和老人解釋,委婉指出不足之處,讓老人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當然平時也應該和老人多聊聊天,增進信任和感情,達成為娃好的共識。
3.和老人一起學習新教育理念
若家長認為老人的教育觀念不夠先進,讓老人帶娃有風險,可以和家里的老人一起學習現代教育理念,比如一起看育兒科普節目、關注權威的育兒頻道等,更新老人的思想觀念。
家有老人幫帶小孩是家長們的幸運,真的遇到問題,多溝通多商量就能很好地解決,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