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四次撐腰,是孩子一生之幸,未來多半內心富足、格局遠大
2022/12/15

知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從父親身上,孩子們將會學習到自信、勇氣、格局等特質。因此,建議各位父親能夠時刻謹記心中使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為他們撐腰,這將會是小孩的一生之幸。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有父親撐腰的小孩,活得有多爽?

研究發現,很多小孩都會把父親偶像化,認為父親就是力量和勇氣的化身。所以當他們遇上困難時、被欺負時,都希望得到父親的「拯救」

電視劇《小舍得》中,有一個片段讓人印象尤其深刻。

歡歡在補習班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爸爸帶著她去老師辦公室,希望能夠一起商量好解決的對策,好幫助歡歡提升成績。

可誰知,老師不但不想著解決問題,反而貶低起歡歡。

覺得女孩子天生就比較弱,腦子不靈光,再怎麼努力都是沒用的。

歡歡爸爸一聽這話,立馬怒了。當場維護女兒的尊嚴,跟老師理論了一番,最后還丟掉了體面,把出言不遜的老師打了一頓。

這一場戲,看得人就十分解氣。想起自己童年時也被老師這樣「欺負」過,可爸爸的做法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認為老師說的都有道理,肯定是你自己不夠好,老師才會這樣說。

當時的我,心里委屈至極,感覺父親為了自己的體面,從來不管女兒的感受。

對比之下,像歡歡這樣的小孩實在是太過幸運,擁有一個懂得替孩子撐腰的父親,遇上事情總有后背可依靠,人生要幸福很多。

父親的四次撐腰,是孩子一生之幸

1、當孩子被比較的時候

比較這件事,往往會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從小比學習成績、長大比工作、比薪資,甚至能身高、彩禮、結婚對象都可能被人拿去評頭論足。

當孩子們陷入這種尷尬境地時,父親往往就需要及時出面,千萬不要把「比較」當成小事,他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研究發現,打擊孩子自信最好的方式,就是經常把孩子做不到的事情,或者客觀無法改變的事情拿去跟別人做對比。

從心理投射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很容易讓孩子出現」習得性無助「,再怎麼努力也沒法達成,進而心理受到打擊,認為自己就是如此不堪。

而且「比較」的頻率一旦過多,小孩就會開始合理化,產生心理認同感。

認為「我就是這樣差勁,就像別人說的那樣」,長期下去很容易斗志全無,最終變得自卑、不敢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喪失競爭力。

2、當孩子被質疑的時候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歡歡一樣,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因為一些東西暫時達不到別人的要求,就被人質疑能力不行,甚至可能遭遇全盤否定。

這時父母需要及時站出來維護孩子,這樣能夠幫助小孩養成「成長型思維」。

它可以被理解為「人的學習能力都是可變的,能隨著你的努力程度而變化」。所以不是你不行,只是因為你暫時的能力還沒有被培養起來,只要堅持努力,是可以完成任務的。

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小孩往往目光更加長遠,日后不會被暫時的困難所打倒。

3、當孩子被「貼標簽」的時候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很容易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

」也有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標簽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標簽效應」是具有導向作用的,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對一個人的個性以及自我認同有很強的影響。

換而言之,你如果想要小孩有更多的可能性,不把他框定起來,就要學著幫孩子甩開「標簽」,不讓他們被別人的評價影響。

心理學家埃爾佛說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會一點一滴地滲入孩子的血液,嵌入到孩子的靈魂。」

當你家孩子被人貼上標簽的時候,父親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開導孩子,小孩往往很容易被影響,格局和眼界都得到提升,不再拘泥于外界的評價,學會定義自己的人生。

4、當孩子被冤枉的時候

喬伊斯•布拉澤說過:「愛的最好證明是信任,彼此信任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尤其是當孩子被冤枉的時候,父母的信任越多,孩子的自尊水平往往越高,內心更加富足;而那些缺乏信任的孩子,往往容易喪失安全感。

畢竟對他們來說,父母是最親近的、最值得信賴的人,你們對他們的態度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當孩子被冤枉,父母選擇不信任小孩,甚至表現出對孩子的失望之情,往往就會導致孩子們變得自卑敏感,甚至開始破罐子破摔。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