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學生,這4科成績基本都特別好,看你中了沒?
2022/11/18

大家都說學生黨是最苦的,每天只有上課、做作業,偶爾還會受到老師批評,根本和「快樂」不沾邊兒。

但這說的大概是「學渣」吧,學習比較痛苦,成績也不理想。甚至有的同學還在疑惑,明明小時候學習還可以,怎麼現在科目一增加,學習反而吃力了呢?

這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學習的知識比較簡單,基本不需要太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課程也沒有那麼多,也不需要每天付出那麼多時間來學習。

而隨著大家年齡的增長,科目不斷增多,「聰明」學生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了。而那些原本成績不錯的孩子會因為不夠「聰明」而逐漸成績下降。

說到「聰明」,學生時代證明「聰明」最有力的證據莫過于學習成績了,有的同學就非常有「學霸」的潛質,也是我們說的「聰明」的學生。

學習成績優異,好像看起來學習還很輕松愉快。那麼,那些真正「聰明」的學生,通常哪幾科學習成績比較好呢?快來看看大家是否中了沒有。

真正聰明的學生,基本這幾科成績都相當不錯:

(1)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大概是很多學生黨的「噩夢」,有的同學上課能夠聽懂,課后一做題還是不會,不會運用平時學到的知識,不知道該如何掌握。

甚至有的同學壓根課堂都跟不上,解題更是沒有一點思路,無從下手。每次只要一看到數學題,就非常頭大。

其實,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大家要有很強的理解能力,腦子「聰明」,真正會把公式記住,還要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多多練題,成績就會比較好。

(2)物理

真正聰明的學生,物理成績也會比較好。物理這門學科和數學還有一點關系,都是理科,都需要很強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當然,物理還需要有一點想象力,畢竟物理學習的知識很多都是抽象的,能夠學好物理,并且融會貫通,還真是不容易,非常考驗同學們的聰明才智。

可能國中物理相對來說要輕松一點,但是到了高中以后,物理就變得越來越難,不少同學都表示物理是最難的一科,所以能學好物理的孩子普遍都更聰明一些。

(3)化學

化學學科就是「理科三巨頭」的其中之一,很多同學都覺得化學學科太難,記不住元素周期表,也記不住公式。

但是對于真正「聰明」的同學來說,化學考得不僅是理論知識,還有動手能力,都是在實驗基礎上得出來的結論,再加上邏輯思維能力,想考不好都難。

(4)地理

地理雖然是文科學科,但是學起來可不容易,光靠死記硬背知識點,地理學科是考不出來高分的,地理更傾向于理科,很多知識點很難理解。

比如自然地理部分,學起來就比較燒腦。而真正「聰明」的學生,地理成績通常會比較好,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做題準確率也不錯。

以上這四門學科,一般是真正「聰明」的學生成績比較好的學科,學習時能舉一反三,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

不過,對于我們普通學生來說,可以勤能補拙,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信心,努力學習同樣可以考出優異的成績。

中學生要怎樣才能認真學習呢?

1、確定目標

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這樣的話學習上的效率自然也就不高。所以在學習之前一定要給自己定好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后朝著目標奮斗才更有效率。

2、制定計劃

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執行計劃,這樣才能更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恰當的分配精力,這樣學習起來更省時省力,效率也更高。

3、專心聽講

專心聽講是學習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上課都不專心聽講,那不管老師講再多,我們上再多的課,其實到最后也毫無成效。

因為我們的腦子里沒有知識,所以我們即便在學校上課,在課后補習仍舊會一無所獲。所以認真聽課才最重要。

4、及時復習

課上認真聽,課下及時復習,這樣學習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每天課上整理好學習筆記,等到晚上放學回家后,好好回想一下課上所學的內容。

及時的查缺補漏,把不會的題和不理解的地方記錄下來,等到第二天再找老師好好講解。相信通過這幾點以后,同學們的成績就會穩步上升了。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