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也要帶點鋒芒,不想把孩子養得太老實,就要教會他三件事
2022/11/11

「老實」并不是貶義詞,包含有「溫和、誠實」的意思。在過去,人們對老實聽話的孩子總會格外優待一些,認為這樣的娃更沉穩將來長大更容易成事。

然而當今社會,顯然很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養育得太「老實」。因為太老實的孩子,往往意味著不夠靈活,容易吃虧等,并不是什麼好事兒。

演員秦昊有一次在節目中談及女兒小米粒被別人欺負,竟沒忍住落淚。原因是他家女兒在新學校總被一個男孩有意無意地欺負,被逼到墻角也不懂得反抗,乖巧老實得讓人心疼。

秦昊甚至放話說,如果那個男孩的家長教育不了,他都想去教訓那個男孩。然而,父母畢竟不能永遠為孩子保駕護航。如果孩子自己不會反抗,將來也可能常常受制于人

光憑這一點,就是很多家長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小教育孩子要為人善良,但并不是要把孩子養成一個老實巴交的娃。

善良不等于老實,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

通常這些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往往有幾個共同特性:體格弱小,社交能力弱,幾乎沒有反抗能力;過于善良和老實,被欺負后不敢跟大人說,只會默默忍受。

小編家孩子上3年級時,幾次說起有個高年級男生經常罵他。起因是一次他洗手時不小心把水濺到對方身上。雖然已經道歉,但這個男同學還是「記恨」上他,每次見面都要辱罵幾句。雖沒有動手,孩子聽著難受,卻也不敢反抗。

孩子回來說,我們也很急,一想到那些網傳校園「霸凌」事件,心中十分不安。無奈不知道那個孩子是幾年級幾班姓甚名誰。

于是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他,別正面起沖突,先搞清楚他是哪個班,最好知道叫什麼名字,這樣我們才能找得到人,處理問題才有方向。

孩子點頭,沒想第二天下操后還真遇上了。對方照例是辱罵,引得他身邊一些同學好奇的目光和嬉笑。我家孩子依舊沒吭聲,待對方離開后自己悄悄跟在后面。

見對方進入五年級一間教室,剛好看到他們班級老師也在。孩子興許是被逼急了,徑直走進教室,跟老師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并指了和那孩子一起的兩位同學作證。老師聽后,十分正義地主持了公道,讓那孩子道歉,并通報了家長。

事情至此了,結沒有后續,我們全程沒出面。孩子通過這件事也明白一個道理:在欺負自己的人跟前不能一味忍讓,但反抗要講究方法,以保護自己為前提

很多校園「欺凌」事件升級,主要原因是孩子第一次被欺凌后不敢反抗,也不曾告訴家長。這跟父母的教育觀念有很大關系。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善良,別惹事,不要跟人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然而卻忘了,把孩子教得太老實,會容易讓他成為那些壞孩子欺凌的目標。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帶著善意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知道:可以保持善良,但善良必須要帶點鋒芒,要有尺度和邊界。毫無原則的善良,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甚至使自己陷于危險之地。

不想把孩子養得太老實,一定要教會他三件事

之前看過一篇小學生日記,小主人公述說自己在學校被欺負后,回家告訴了爸爸。可沒想到爸爸不僅沒有安慰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反面還一巴掌呼過去,責罵孩子太沒用!

不可否認,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磨去了他周身的棱角,卻還怪孩子不反抗、沒骨氣。不論你家采取的是何種教育方式,一定要教會孩子3件事,使之成為他一生的護身符!

別人的請求觸及自己原則和底線,要勇敢地拒絕

很多人之所以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一些事,其根本原因在:不好拒絕。學會拒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哈佛大學曾經對1000多人進行了為時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若一個人學會合理拒絕,將會減少90%以上的不必要的麻煩,并且能夠避免大量個人時間和財富上的浪費。

堅持自己的內心、拒絕別人需要有勇氣,同時可能也會有一些取舍。但廉價的情誼沒必要堅持,如果別人的請求觸及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一定要堅定拒絕。并且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亮出你的底線,避免將來第二次、第無數次拒絕。

不要害怕,爸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

孩子之所以在別人跟前步步退讓,很大原因在于他沒有底氣。通常,孩子的底氣來自于父母。無論何時,我們都與孩子同一戰線,哪怕做錯了,也陪著他一起承擔,這就是孩子底氣的來源。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分享,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但同時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他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并維護自己的權益。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給孩子灌輸一種理念:

要與人為善,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事情來了就要勇于面對,奮起抵抗,自己解決不了要第一時間尋求爸媽、老師的幫助

遇到欺凌時,反抗要有膽識更要有技巧

面對欺凌和強勢力,告訴孩子要學會審時度勢,如果自己的力量足以與對方抗衡,那麼可以當場就還回去,不必忍氣吞聲。因為越是軟弱,越是被人欺負。

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抗衡,那麼可以暫且避其鋒芒,最主要是保護好自己,不被傷到。待事后,再找適合的方法、適當的時機去「秋后算賬」。

寫在最后

孩子老實聽話,確實能讓家長省不少事,但對于孩子的生活和未來人生而言,并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在養育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態度,不能太過放縱,也不能過于強勢。

尊重孩子,關注孩子,對校園「霸凌」也要防患于未然。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