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惜6歲以前的男孩吧,那是唯一屬于媽媽的時間!
2022/08/20

01

最近陪小小費練鋼琴,有一個片段讓人深思。由于他練習時間不長,手指力度不夠,導致在彈和絃時,總是沒有辦法3個指頭齊下鍵。不是前兩個指頭按下,第3個指頭翹起來,就是後兩個按下,第一個翹起來。總之,手指不和諧。

第一天我忍了,第二天練習還這樣,我內心的小火山就按耐不住噴發了。被我一陣熊以後,小小費嘴一撇,嗷地哭了。誰知道30秒後,他兩隻胳膊伸過來:「媽媽,我要抱抱——」

我正在氣頭上,推開他「不想抱,彈好琴了才抱。」他不依不饒:「媽媽,要抱一下,媽媽抱……」

哎,我正要拒絕,忽然想到曾看到的一段話:請珍惜6歲以前的男孩吧,那是唯一屬于媽媽的時間

0~6歲的男孩,其實和女孩一樣,喜歡與爸爸或者媽媽(至少有一方,一般為媽媽)達成特別親密的關係。

媽媽的擁抱、媽媽逗著他咯咯發笑,媽媽的溫柔言語,對男孩而言都是莫大的幸福。

雖然男孩與女孩的性別差異也很明顯——男孩不敏感別人觸摸他們的臉,女孩反而喜歡常被捏捏小臉蛋。經研究調查顯示,男孩的大腦發育速度,往往較同齡女孩更慢,所以顯得男孩的情感依戀需求,其實是要比女孩更為強烈,這就是為什麼男孩有時候顯得更嗲。

但很多時候,父母對男孩要求更嚴格,對男孩的體罰也多于女孩。「你是男孩,你要堅強!」「不許哭哦,閉上嘴!」這些語言,不經意中往往傷害著男孩。

同時,由于荷爾蒙的作用,男孩更容易煩躁、好鬥,一直持續到上小學。當他們在難過、焦躁、無法達成想要達到的目的時,男孩往往更容易焦慮,這時,一個溫暖的抱抱能讓他們寬下心來,感覺到媽媽的愛意。

02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認識一位男性友人,他長得高大英俊,器宇不凡。熟悉了以後,有人開玩笑,「你這麼帥,一定有好多女生追吧。」

沉默了一會,他說,就算有很多女孩對他好,他總是懷疑別人為什麼要愛自己。他不敢接受別人的愛,至今的戀愛也斑駁陸離。就算接受了,也不懂得如何表達,往往對方先離他而去。他說,原因其實在于童年時的一次經歷。

4歲半那年,他和父母一起出遊。要去寺廟拜拜,石梯很長,高高的看不到頭。他張開雙臂要爸爸抱抱,以前爸爸都二話不說一把抱起來。而那次,爸爸卻斬釘截鐵地說:「你馬上就快5歲了,是個大小孩了。爸爸不能總抱你,你要學會獨立,你是男孩。」

年幼的他怎麼能體會父親的初衷呢?也許父親只不過想要鍛煉他,讓他體魄更強健而已。可在小孩子看來,天塌了,爸爸不愛我了!帶著這種心理的傷痕,他漸漸長大。而童年時缺乏的安全感,永遠印刻在他的生命裡。

無論孩子多大,他們永遠渴望父母的愛和關心。無論男孩女孩,在他們還願意被擁抱的時候,大膽地給他們溫暖吧。

等到孩子青春期,你會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對父母的抗拒,「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續需要父母的擁抱了。」等那時候,想要抱抱兒子,真是難上加難了。

哪怕孩子6歲、8歲,他們依然是孩子。孩子,總免不了向父母撒嬌,這是他們內心獲取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及時對孩子的要求回應,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就是父母表達關愛的方式。別急著推向他們走向獨立。孩子也好,父母也好,請慢慢來。

早教專家、尹建莉曾這樣說過:「當你不陪孩子的時候,孩子慢慢也就不想陪你了。」

兒童的一切都是在模仿成人,父母怎樣對他,她也怎樣對待別人。一個人不可能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從小缺愛的孩子怎麼給別人愛?這也許就是那個友人封閉內心的理由吧。

03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彈琴的這個現場。

現在,這個可憐的小男孩因為反復練習,卻還沒有達到成功,而感到強烈的挫敗感,因此傷心大哭。

他其實非常強烈地渴望,想要達成理想的練習狀態——3個手指頭同時下鍵。但經過努力始終達成不到,于是他無法控制情緒,懊惱、焦慮、急躁、挫敗充斥了他的心房,于是眼淚成為他宣洩的途徑。

再加上我的責駡和憤怒,加重了他的氣憤和焦慮: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媽媽還是覺得不滿意?這是他內心的潛臺詞吧。

想到這裡,我平靜了心態,那瞬間,我決定和兒子達成和解。我不再說什麼,等著他宣洩完畢。我起身拿了毛巾,給他擦擦臉。我伸出手抱抱他。擁抱很神奇,孩子垂著頭在我肩膀上抽泣。過了一會,雨過天晴了。

我拍拍他的背,感覺到他好多了。

這時候他又重新回到鋼琴前,這一次——他的和諧彈得整齊、清脆、力量。

愛一個男孩,請多抱抱他。讓他們的肌膚得到觸摸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未來的歲月裡,他們有相當長的時間獨自承擔社會的壓力,因此童年時足夠的安全感,就更為重要了。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