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不高的人從小就能看出來,大多會有這5種表現,但愿你家孩子不在其中。
情商近些年經常被人提起,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即使一個人智商再高,如果情商低,在這個社會上,很難有大作為。
人們的情商高低,往往在孩童時期就已經顯現出來。
3~6歲時孩子的性格形成關鍵期,也是決定他們情商高低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階段,判斷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可以通過他們表現出的一些言行舉止,來了解這個孩子的情商高還是低。
情商低的孩子常見的5種表現:
1、人際關系糟糕
不論是在小區的花園,還是幼兒園,沒有人愿意跟他玩,交不到好朋友。孩子無法平衡與其他小朋友的關系,不知道交朋友要把握怎樣的尺度。
2、不懂得與他人分享
不論是玩具還是零食,都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甚至自己的父母也不會做出讓步,占有欲極強,在外人看來極度的自私自利。
3、缺乏交流技巧
有些孩子說話只追求自己內心的滿足感,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知道他人正確的交流方式,經常說一些難聽的話,讓人覺得非常尷尬,久而久之會不受大家的待見。
4、控制不住情緒
不知道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不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遇到事情只會用發脾氣的方式發泄情緒。
5、習慣性消極
經常做事前,會出現習慣性消極,喜歡抱怨,這類人在工作后可能會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這幾種表現,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這些表現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家長們的引導,在這個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孩子情商的第一步 ,就是讓孩子學會對情緒的管理,不會表達情緒的家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理解也會更低,家長們可以試著在家中多與孩子互動溝通,溝通時盡量多使用一些表達情緒的詞匯,比如:媽媽上班要遲到了,可是鑰匙找不到了,我好著急、好難過,孩子會無意識模仿家長的表達方式,慢慢就學會了把情緒表達出來,有助于孩子的情緒管理。
第二步,讓孩子學會出來消極情緒的方法,比如遇到事不是抱怨、不是在地上打滾,而是第一時間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步,幫助孩子認識到別人的情緒。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跟孩子說,看你的現在的表情好像有些難過,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給孩子做出了觀察別人情緒的示范,讓孩子學會共情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